《认识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本第37、38、39页的处自主练习1、2、3题。教学目标:1、双基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讨论,使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2、思维目标:通过“摸、找、画、说、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目标:通过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和学好数学的欲望,渗透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使学生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正确认识五种平面图形。教学难点:知道面和体的关系,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形成合作意识。教学关键:通过多种感官参与进行辨认掌握。教学准备:白纸、图片、课件、纸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课件。)师: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小精灵,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大家高兴吗?我们先认识一下他们好吗?请看大屏幕,嘻嘻和嘟嘟给大家问好了,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办呢?(小精灵好!)同学们真有礼貌。这两个小精灵不仅善于想象,他们最大的本领是会施展魔法!同学们期待吗?(期待)好的,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吧。师:小朋友们,想象是一双金色的翅膀,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展翅飞翔。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见一架飞机了吧?老师就想象着,我驾驶着这架飞机,在知识的天空中飞翔。同学们,你们会想象吗?真棒!老师这儿有一幅牧童骑牛图,看着这幅图,你能想象到什么?(课件出示图)生:我想象做在牛背上,唱着歌,小鸟在我旁边飞翔⋯⋯。师: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把老师带到了一个美丽的情境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幅美丽的图案。(课件出示图案)二、探究新知(一)教师引导,探究新知1、说图形名字。师:同学们,这幅牧童骑牛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图形。(师板书课题)师:在这个美丽的图案上,藏着许多的平面图形。昨天我已经让小朋友预习了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了吗?好,我可要考考你了。师拿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让大家认,同时把这些图形贴在黑板上。2、观察图形。同学们预习的真好,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观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有顺序地观察。比方说有的同学喜欢从图案上部往下依次观察,有的同学喜欢从左往右观察,都可以的,请从图中选一种景物,说说他们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说的好的给予表扬。(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自主探索,试数图形。师:下面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请数出图案中的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各有几个。(学生专心地数着,教师定时间)师:1分钟时间到,数完的请举手。(没有人举手)师:为什么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没数完?生:图形个数太多,老师给的时间太短。师:老师就给这么长时间,谁能全部数出这些图形?(无人发言)看来同学们太紧张了,接下来我们听首儿歌,放松一下,再想想办法。听歌之前请看大屏幕,老师还有两个问题,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听歌吧。2、利用课件,激发合作意识课件播放《拔萝卜》师:同学们已经听完了,你有什么感想?请告诉老师小白兔把萝卜拔上来了吗?生:不是。师:最后怎么才拔上来的呢?生:大家帮忙拔上来的。师:嗯,看来合作的力量真大啊!刚才同学们在老师规定时间内不能数出这几种图形的数量,小组成员能不能合作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小组合作,一个人数一种图形。这样会更快些。师:你说的真棒,我也认为小组合作会更快的完成任务。下面请小组长赶紧分工吧。数完后记在表格中。3、动手数,交流汇报。(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进智慧屋。同学们,嘟嘟和西西去智慧屋了,它在那儿遇到了难题,我们去帮帮它们好吗?请看大屏幕。找学生认一认小鱼图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甚至连颜色都说清楚了,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西西和嘟嘟进入智慧屋了吗?你真棒!平面图形知识学习的这么好,帮助小精灵解决了难题。(我们用掌声表扬一下这位同学。)2、小猴子找王冠。花果山的小猴子也遇到难题了,它想找到王冠,可是它不认识图形,咱们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