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证号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得分(提示:1.本卷分三部分,共20题。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如写在本卷上则无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汉字,要求正确、工整。(2分)bì益juān刻xié取dài慢2.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2)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3)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4)成功的花,……然而当初她的芽儿,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冰心诗四首》)(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苏轼《浣溪沙》中化用唐代诗人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了本册的前三个单元,老师想请同学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①请为你的手抄报取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称▲。(1分)②请你再设计两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并写出栏目名称。(2分)栏目一▲栏目二▲③宋浩同学设计了一个“读书文摘卡”的栏目,请你按要求填写(3分)读书文摘卡4.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6处(不得超过6处),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6)留空号:为了升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学校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具体,有优秀书藉推荐,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5.语言运用:仿照例句,再写两个比喻句(2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得分评卷人读书文摘卡《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译者贾文浩贾文渊内容摘录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说说你欣赏的人物,并联系故事情节阐述理由▲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歌赏析: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2分)▲(2)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并写两句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名句。(2分)▲二、阅读理解(42分)阅读《社戏》选段,完成下列题目(12分)(一)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节选自鲁迅的《社戏》)7.用原文填空。(2分)▲,▲,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8.“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