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灾安全评价内容探讨[摘要]煤矿水灾事故发生有3个必要条件,即水源、导水通道、释放水空间。据中国煤矿事故集的统计,煤矿水灾事故主要有12种类型:①井口灌入水;②井筒渍水溃沙;③回采工作面突水;④地表积水溃入回采工作面;⑤回采工作面透水;⑥掘进工作面突水;⑦掘进工作面透水;⑧煤仓溃煤水;⑨注浆跑水冲埋;⑩防水密闭失效透水;⑩水煤矸石溃出;⑩钻孔溃水、突水。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煤矿水灾的46种致灾因素。在煤矿水灾安全评价上,笔者认为主要从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进行考虑,查阅现场各种资料,查清各种防治水工程,以防危险、危害因素的遗漏。[关键词]煤矿水灾;安全评价;内容;致灾因素;危险辨识1引言2003年11月19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了煤安监技装字[2003]114号关于印发《煤矿安全评价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通知。(导则)依据《安全评价通则》制定,规定了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煤矿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和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以下统称煤矿安全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适用于煤矿建设项目和煤矿的安全评价。煤矿安全评价目的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煤矿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与控制煤矿建设项目和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建设单位和煤矿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导则》对各类型安全评价所需资料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在14个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中专列防治水系统,但对煤矿水灾安全评价过程中应包括的内容未作具体说明。文献[1]对煤矿水灾安全评价提出了13种引起矿井水灾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未见更多的相关报道。但在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等方面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笔者以为,通过研究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机理及类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煤矿水灾安全评价的内容,防止危险、危害因素的遗漏。2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煤矿水灾事故发生有3个必要条件,只有3个必要条件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水灾事故。这3个必要条件是:(1)水源。水源是发生水灾事故的第一个必要条件,这里指的水包括地表积水、洪水、松散层水、岩溶裂隙水、砂岩裂隙水、采空区水、灌注浆水、运煤水、生产用水等9种。造成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的水源往往是岩溶裂隙水和采空区水。(2)导水通道。导水通道是发生水灾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它包括自然通道和人工通道两类。自然通道主要有断层、裂隙、陷落柱等,人工通道有钻孔、开挖面、井口、生产用水管路等。(3)释放水空间。只有上述两个条件,没有释放水空间,也是不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这个释放水空间是人们根据设计生产需要开挖出来的一个空间,包括井筒、巷道、峒室、采空区等。3煤矿水灾事故类型据中国煤矿事故集的统计,自1953年以来,我国煤矿发生水灾事故的类型大体有12种:①井口灌人水;②井筒溃水溃沙;③回采工作面突水;④地表积水溃人回采工作面;⑤回采工作面透水;⑥掘进工作面突水;⑦掘进工作面透水;⑧煤仓溃煤水;⑨注浆跑水冲埋;⑩防水密闭失效透水;⑩水煤矸石溃出;⑩钻孔溃水、突水。具体如下一览表所示。通过分析,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下两方面共46种因素,即人为方面29种因素:①井口设计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②未筑拦水坝;③拦水坝因质量问题遇洪水溃决;④开采井筒保护煤柱;⑤井筒施工质量有问题;⑥未按规程进行探放水工作;⑦虽做探水工作但不准确;⑧防水闸门失效;⑨预计涌水量严重偏小;⑩排水能力偏小;⑩水泵坏;⑩停电或电压不足;⑩越界开采;⑩回采防水煤柱;⑩防水煤柱设计不合理;⑩缺乏防治水知识;⑥疏水系统未清理好;⑩未派专人查看;⑩放煤水安全距离不够;④未告知相关作业人员;@无安全措施;④安全措施未落实;⑦防水密闭未做好水压观测;@防水密闭设计不合理;⑦防水密闭施工质量不好;⑦探水孔口装置不合格;⑤未装孔口装置;⑦钻孔封闭不良;⑦未进行启封孔检查。客观方面17种因素:①遇暴雨引发洪水;②松散层含水丰富;③断层导通顶、底板含水层;④陷落柱导通顶、底板含水层;⑤顶、底板含水层含水丰富;⑥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