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锻造安全技术模型锻造简称模锻,是将加热后的金属放在固定于模锻设备上的锻模内锻造成型的方法。模锻按使用的设备不同分为模锻锤上模锻、压力机上模锻等,其中以模锻锤上模锻应用最为广泛。锤上模锻所用的设备主要是蒸汽模锻锤,其吨位为1-16吨。它的工作原理与蒸汽自由锻锤基本相同。1.模型锻造的职业性危害(1)击伤模锻和自由锻类似,在操作过程中最易产生的危害,是模具破碎飞出,或是一些辅助工具被打飞,击伤操作者及附近人员。(2)噪声在锻造车间中,噪声对操作者及其他工作人员乃至附近的居民都是一大危害。在锻造车间中,1吨汽锤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即达到115分贝。虽然锤击是断续的,属于脉冲性,但在一个正常生产的锻造车间,工人连续在噪声中暴露的时间,常超过l/2小时。这种噪声已超过容许的指标,应采取防护措施。噪声对人的危害,有以下三个方面:a.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危害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90分贝以上)中的人,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由于连续不断地受到噪声的刺激,耳感受器易发生器质性病变,导致听力减退。若长期受噪声刺激,耳感受器发生器质性病变,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而不能复原,进而发展成不可逆的永久性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b.噪声对全身健康的危害: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不仅听力下降,而且人的整个机体也会因之产生影响,并引起“噪声病”。c.噪声对工作情绪的影响噪声对工作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不仅与噪声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与每个人的心理、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在噪声的刺激下,人的心情容易烦躁,注意力易分散,反应迟钝,容易疲劳,因此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工作质量,容易出差错甚至引起事故。2.模型锻造中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1)安全技术措施a.模锻的安全技术模锻时出现的事故,多为模具破裂飞出伤人。为此,模锻的安全技术主要在于模具的设计、制造与安装。在设计模具时,首先应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其次,模具的所有边棱均应是圆弧或倒角。模具的选材,应采用中碳合金钢。最终热处理应采用淬火后的高温回火,以得到综合机械性能良好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不可误用高碳钢制造模具,更不能在淬火后用低温或中温回火代替高温回火。模具热处理后应进行探伤,有裂纹的模具一定不能使用。每次锻造前也应检查模具,如发现有裂纹应立即换下,不得勉强使用。模具在安装时一定要装牢,同时上、下模要注意对准。b.噪声的防护措施机械噪声的控制,就是在符合机械设备技术、经济性能要求的条件下,用最合理的措施,在接收器处得到允许程度的噪声。接收器可能是一个人、一群人或对噪声敏感的机械设备的一个部件。一般把现有的噪声级和允许噪声级之差,作为达到允许条件所必须提供的减噪量。减噪量是噪声控制的主要依据。噪声控制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种:①降低声源噪声锻造车间的噪声强弱,主要取决于采用的设备。在模锻时,如采用压力机上的模锻代替锤上模锻,噪声则可大为减弱。②控制传播途径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衰减,是噪声控制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为吸声及消声。吸声是将吸声材料装贴在车间的内表面墙壁上,或在车间悬挂空间吸声体,使噪产降低。噪声被吸收的原理是当声波辐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时,在声波的激发下,材料的小孔和筋络相对作无规则振动,并以摩擦方式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常用的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等,当厚度在5厘米以上时,其高频吸声系数在0.85-0.90以上。也就是说,它可以将入射的高频噪声吸收掉85—90%以上。中等的吸声材料如工业毛毡、微孔吸声砖等,当厚度在5厘米以上时,其高频吸声系数也0.6以上。消声是使用消声器控制吸声的方法。消声器的形式很多,有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以及阻抗复合消声器。可选用适当的消声器装在噪声源上,以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③加强个体防护如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原因,对噪声不能控制,可采用个体防护用品,以减轻噪声对工人的危害。常用的噪声防护用品,有耳罩、隔音棉及耳塞等。耳罩的外壳一般由硬质材料制成,内衬泡沫塑料。耳罩的优点是隔音性能好,隔音量可达30分贝;不足之处是,戴久了耳部有闷热感。隔音棉是将棉球塞入耳道。如用一般棉花,可隔音10分贝左右,如用石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