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数学优秀课一等奖作品教学设计、课例点评精品模板(四)目录对陈艳琼老师数学展示课的点评陈艳琼老师的这节展示课内容是“随机事件”,她大胆地处理教材,将教材三个问题探究改为两个问题探究和一个实验巩固,通过第一个问题探究归纳总结出概念,一个实验巩固,再通过一个问题探究归纳总结结论,同时结合课堂实验实际,将第一、第二个问题改为摸乒乓球和抽纸牌。整节课条理清晰,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线索的构建从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两个方面的融合来完成知识及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应当以学习行为分析为依据,即要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思维过程注重引导。本节课较好的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扩大课堂知识容量。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学教材、动手实验操作、小组交流讨论,坚持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参与知识产生过程,自主合作、讨论探究,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发挥实验的内在力量,培养学生对实验严谨科学态度,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课堂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过程及情况,对学困生适当时指导。本节课对提问时机的把握,还有语言表达的严谨上还有待改进。肖遥随机事件点评本节课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前提下,巧妙地使用教材提供的问题设计教学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把握重点,控制难度。整节课教师始终积极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和值得思考的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随机观念。教师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步步精心。其一,教师巧妙地用系绳子游戏设计了一个悬疑式的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将本章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渗透其中,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串中,整体初步感知全章的学习内容。虽然引课时间稍长,但作为对全章知识的引入却显得非常必要。其二,作为概念教学,教师没有急于给出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在试验中逐步感知三种事件,自然而然地生成概念。设计掷骰子试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随机试验的机会,既帮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又为结尾处引导学生汇总大数据提出课后思考问题留下伏笔。三个练习的设计目的性很强,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落实,练习2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体会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化的过程,练习3让学生举例,有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概率问题,为今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其三,结尾处让学生汇总全班的试验数据有助于对学生随机观念的培养,提出的两个课后问题将学生引入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思考,学生的思维从课上延续到课下。以问题开头,又以问题结束,学生在行与思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课堂教学展示教学设计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陈艳琼1、内容和内容解析:教学内容:新人教版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25.1.1随机事件内容解析:本节在小学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基础上,探讨随机事件等有关概念,通过对问题的设置和实验,让学生感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重复实验时,有些事件是必然发生,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有些事件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同时通过试验验证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为本章后续学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量刻画即概率概念的形成作铺垫。2、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基本概念,理解事件的发生要在一定条件下来进行研究,能对简单现象的发生进行分析判断。通过试验验证让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的过程,认识理论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3、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一是学生对试验及验证过程的不严肃,不按要求随意操作,不实验操作随意给出结果,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平时欠缺具体操作训练,缺乏严谨的习惯和态度。二是对概念中“在一定条件下”这一要求不够明确,出现钻牛角尖情况。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