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第1课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旧人教必修2目标导向1)了解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2)理解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典例导法【例1】DNA是控制遗传性状的主要物质,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内,它分布于()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B、细胞核、线粒体C、细胞核、核糖体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解析:细胞核内染色体是DNA分子主要载体,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存在DNA分子,但核糖体只含有RNA分子,不存在DNA分子。另外动物细胞和植物的根细胞中不具有叶绿体。所以本题中DNA分子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中。答案:B【例2】(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D、以上叙述均对解析: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而细胞中存在DNA分子的场所除了细胞核(染色体上)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叶绿体上也存在DNA分子,所以A是错误;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将进行复制,复制的结果是:每一个染色体上都并列着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而一个染色单体也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所以笼统地说: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DNA分子,B是错误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的片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发生变化的同时,DNA、基因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行为是一致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所以C是正确。答案:C【例3】(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A细菌的核糖体B噬菌体的核糖体C噬菌体基质D细菌的核区解析: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其成分包括外壳的蛋白质和内部DNA分子。当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细菌核糖体上利用细菌成分合成蛋白质外壳,组装成新的噬菌体。答案:A【例4】(全国高考题)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B、都是核糖核酸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解析:有的病毒如噬菌体,其主要遗传物质是DNA,而有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答案:D【例5】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未用同位素标记),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P、S元素是()A、31P、32P与32SB、31P、32P与35SC、31P、32P与32S、35SD、35P与32S、35S解析:此题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题,相关知识有: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及噬菌体的结构组成、化学组成、DNA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成份组成,DNA含有的磷基酸和含氮碱基能够标记32P,而蛋白质含有甲硫氨酸(含-SH),能标记35S。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只有DNA进入细菌,并利用细菌的原料(氨基酸32S、核苷酸31P)来合成自身的子代蛋白质外壳和DNA,所以在子代中有标记元素32P、31P、32S元素。答案:A快速阅读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补充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通称pneumococcus有时也叫做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pneumoniae),它是早在1881年发现的致病细菌。它能侵染和寄生人体内,引起肺炎,还能侵染其他哺乳动物如兔、马,侵染家鼠,能引起败血症。现行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加了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但由于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该实验的论述给学生留下了许多疑点,现作如下补充:1肺炎双球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肺炎双球菌称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微生物。根据菌落的特征分为两种类型: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S和R分别是英语单词smooth(光滑)和rough(粗糙)的第一个字母。S型细菌的菌体有多糖构成的荚膜,菌落光滑,当侵染人和动物时能使其患病死亡;R型细菌的菌体无多糖构成的荚膜,菌落粗糙,不会使人和动物机体产生病变。2何为菌落?单个细菌肉眼是看不见的,但是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的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3为什么S型细菌会致病,而R型细菌不能致病?这要从荚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