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几项措施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几项措施时间:20XX-08-07栏目:综合教育论文1.一个大纲第2页共11页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仍有不少学校把德育大纲(纲要)扔在一边,弃之不用,或“大纲”观念比较淡薄,使学校德育工作仍然处于随意、无序、重复的境地,从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当前,我们应该十分强调“大纲意识”,强化以法治教的观念,“大纲”就是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法规,是必须认真执行的,不执行就是“违法”行为,就好比学科教学必须按“大纲”规定的教,不按大纲规定的教就不行一样。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一定要按照德育大纲(纲要)的要求实施管理和进行教育。德育大纲(纲要)得以认真施行之日,就是德育工作富有实效之时。2.两个重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千头万绪,面广量大。有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杜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艰苦朴素教育、青春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怎样抓?我认为必须突出两大重点,以两大重点带动其他,这两大重点就是德育工作的“双基”----基本政治观点教育和基础道德文明教育。其中基本第3页共11页政治观点的教育在当前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旋律。江泽民同志非常强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他说:“为了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此,我们要求本区中小学要认真贯彻实施党中央、上海市、闵行区委、区教育局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方案)》采用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方法,广泛、深入、持久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入心入脑。其次,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基础道德文明教育。良好基础道德文明就是美德。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而美也是到处出现的⋯⋯人类本性中就有普遍的爱美要求”。爱美在青少年时期尤为强烈。在一切美的事物中,第4页共11页人是最美好的。而良好的道德文明又是最可宝贵的、深层次的美。可以说,美是道德品质之花。青少年时期,正是良好的基础道德文明形成的最佳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的内在性格、情操,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因此,中小学应抓装最佳期”,重点抓好中小学生基础道德文明的培养教育,使他们形成美的道德和行为,为他们一生奠基,使他们终生受益。3.三位一体即要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新体系。要实施素质教育,少不了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要搞好学校德育,更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第5页共11页德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除了社会要为学校创造、优化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外,中小学要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和社会教育组织。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办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家教咨询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家长使家庭教育也向素质教育转轨,指导家长对孩子实行正确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以德育人的教育。同时,学校还要主动联系社会各界,特别是要依靠镇、街道、居委、村等政府和组织努力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积极支持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负起青少年学生校外德育的责任。“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有利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更有利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4.四条渠道学校德育工作要畅通四条渠道。就是“三线一面”,即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一条线,班主任和团队工作一条线,社会实践一条线,各学科的德育渗透一个面。第6页共11页从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看,是“三线”比较强,“一面”比较弱。而这一“面”也是学校德育的渠道。造成这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致,因为各学科中德育的内容是不考的,所以有的教师就来个不教。同时,对不实行渗透的行为又缺乏评估制约措施。所以,学科德育渗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成为影响德育实效的顽症。当前,除了要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外,各中小学和教研部门应着力研究落实学科德育渗透问题,建立相应的评估制约机制,使这一渠道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