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模式介绍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情境性教学”、“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所谓抛锚式教学,就是指教育者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并且将所要学习的知识放在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帮助,使学生在解决了一个个生动而且真实的问题之后,达到了学习知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而建构的教学模式称为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的课程环节:设置情境,引出问题(抛锚)—探究问题,分工合作(探锚)—交流评价,巩固练习(定锚)—课后反思,改进不足(思锚)设计思路说明课堂的开始,通过图片展示哈尔滨冰灯、长白山、黑龙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等景观,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接着抛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开启本节课的学习,实现抛锚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活动探究等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探究问题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教师通过教学帮学,实现在课堂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位置转换。课堂最后的环节,需要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以便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教师也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加强学生印象。课堂之外,对于本节课教师要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学生反映是否激烈,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节课主要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和工2/8农业情况,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了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分析跨省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的第一课,具有示范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东北地形图,掌握该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地形。2.读东北三省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东北三省雪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及课文资料,总结本区的气候特征,阐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了解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分析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知道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理解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通过课本的图文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丰富的图文资料,会利用图中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和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对本区工农业的介绍,体会本区是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地理区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东北平原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通过对保护湿地的学习,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正确看待工农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全面看待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利用地图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3/82.理解气候冷湿的原因,理解对农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3.根据图文资料会分析本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了解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教学难点】1.读气温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和雪期图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2.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3.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的条件。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教学过程一、【抛锚】设置情境,引出问题1.创设情境播放哈尔滨冰灯、长白山、黑龙江、大兴安岭、东北平原等图片。2.确定问题图片中所展示的是我国哪个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和工农业有什么特点?二、【探锚】探究问题,分工合作3.合作探究教师:刚才图中展示的东北三省,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它,你们知道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承转: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白山黑水”就是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今天的东北三省。“林海雪原”和“北大仓”大家解释的很对,它们都反映了东4/8北三省的重要特征。要想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先从哪开始呢?提示:从该区域位置和范围开始。指导学生读图: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区域图和地形图,安排学生看课本14页的图和文字。学生回答。提问: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那三省以什么地形为主呢?承转:东北平原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它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包括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