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称有理数的乘法计划学时1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借助于数轴上的点的运动,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学生能根据有理数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能确定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乘积运算的符号,进行有理数运算;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数轴上的点的运动,使学生能总结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有理数的运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参与实际教学过程体会用数学知识描述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4-1理解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1.4-2简用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1.4-3掌握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乘法运算的法则理解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教学难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给与合适的启发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4-1理解幻灯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EG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8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板书设计有理数乘法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例题练习题练习区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开始因此,我们就有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学生看图理解幻灯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中L的点O上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如果它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例1计算:(1)(-3)×(-9);(2)(-)×.例2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气温的变化量为,攀登3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判断解:(1)(-3)×(-9)=27;(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1)(-4)×5;(2)(-5)×(-7);(3)(-)×(-);(4)(-3)×(-).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课堂练习(一)1、确定下列两数积的符号:(1)6×(-9);(2)4×5;(3)(-7)×(-9);(4)(-12)×3学生完成,给予适当指导计算:(1)6×(-9);(2)(-6)×0.25;(3)(-0.5)×(-8);(4);(5)0×(-6);(6)8×学生完成小结与作业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6×(-3);(2)(-4)×6;(3)(-7)×(-9);(4)0.5×0.7.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结束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1.4-1理解(1)6×(-9);(2)(-6)×0.25;(3)(-0.5)×(-8);(4);(5)0×(-6);(6)8×形成性评价不断激励学生探索,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也就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也在老师的这种积极的评价和互动中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也不是急于给出正确解法,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碰撞,形成正确的认知,给学生自己检查与修正答案的机会。教学反思上完课第一个体会,时间安排上跟所想的差很多对于学生练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