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技术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6270)重要提示: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应考者必需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从研究内容看,狭义技术经济学可分为aA.理论农业计算经济学和应用农业技术经济学B.宏观农业计算经济学和微观农业技术经济学C.技术学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农业技术经济学D.技术、经济、生态、社会、价值系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2.随着某种资源投入的增加,产出相应成比例增加,这称为aA.资源报酬固定形态B.资源报酬递增形态C.资源报酬递减形态D.资源报酬平衡形态3.单项资源报酬递增形态的生产函数曲线是aA.上凸形态B.下凹形态C.直线D.无法确定4.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调查,通常要采用aA.全面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5.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为cA.资料收集与整理、制定研究计划、方案优选和综合评价B.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案优选和综合评价C.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与整理、综合评价和方案优选D.资料收集与整理、制定研究计划、综合评价和方案优选6.某改良水稻产值为26000元,种植面积为40公顷,消耗的总生产成本为8000元,其中生产费用为6000元,则单位土地面积的纯收益为aA.450元/公顷B.500元/公顷C.560元/公顷D.654元/公顷7.资金生产率指标组包括cA.成本产品率和成本利润率指标B.固定资金占有率和流动资金占有率指标C.成本生产率和资金占用生产率指标D.成本净产率指标和资金占有资产率指标8.研究农业技术措施、方案和政策实施后经济效果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方法,属于比较分析法中的cA.平行比较法B.分组比较法C.动态比较法D.比较分析法9.犁耕和机耕具有可比性,这是基于比较分析法的哪个原则?cA.劳动对象的可比性B.资源的可比性C.技术功能的可比性D.特定因素的可比性10.生产弹性PE取何值时称为生产的合理阶段?bA.0PEB.10PEC.1PED.11PE11.某生产函数表达式为xxy5.022,当x=2时,其精确边际产量为cA.9B.8C.7.5D.712.一定的资源生产产品1Y和2Y,当产品生产的组合方案由(20,22)变为(28,14)时,在这两点之间,产品2Y代替1Y的平均边际替代率为aA.-1B.-1.5C.-3D.-413.为排除试验点的天气干扰,建立如下生产函数:)(2cxbxaeY,式中为常数,为表示天气的随机参数。若比正常天气差,则的取值c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无法确定14.某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为:3.029.018.0xxeyt,则资源1x的产出弹性为cA.0.3B.0.8C.0.9D.1.215.当所有投入要素增加1%,产出增加为1.2%时,这种情况称为cA.固定比例报酬B.规模经济C.比例经济D.、比例不经济16.某项新技术的综合评分为140分,该技术的参照技术评分为100分,价格为20万元。若该新技术的供方希望避免正面的竞争,则新农业技术的价格应aA.在28万元以上B.等于28万元C.在28万元以下D.无法确定17.农业技术商品处于成熟阶段的特点是dA.市场销售不断减少,经济效益下降B.成本下降,销售量迅速增长C.成本高,效益低D.产量高,产品销售量已达饱和,销售增长减缓18.某项新的科研成果在有效期内新增纯收益为60万元,该成果应用的新增生产费用为12万元,生产单位在新增纯收益中应占份额系数为0.3,则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为dA.500%B.360%C.180%D.150%19.下列关于中性技术进步的描述正确的是cA.一般表现为节约资金或节约劳动或节约土地B.现实中中性技术进步是常见的C.不改变资金、劳动和土地的比率D.又称偏向技术进步20.农业技术进步测算模型中,可把技术进步份额分为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技术进步作用的模型是dA.平均生产函数模型B.增长速度方程C.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数D.边界生产函数模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