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一、课标要求: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2、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和意义。[来源:Zxxk.Com]3、了解我国城市化的特点,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4、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5、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城市环境问题的分类、成因和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6、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和分析城市环境问题。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旨在学习城市化,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城市环境问题的分类、成因和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这对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有极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培养学生能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科学地了解和分析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三、教学目标和策略:(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2、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和意义。3、了解我国城市化的特点,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4、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5、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城市环境问题的分类、成因和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6、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和分析城市环境问题。[来源:Z+xx+k.Com](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案例分析问题法。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辩证的看待城市化及城市环境问题,既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城市问题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四、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和意义。五、教学难点:1.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和分析城市环境问题。六、课时安排:2课时七、教具: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一)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来源:学科网ZXXK]含义: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此外,使城乡人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最重要指标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大城市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引人注目。[来源:Zxxk.Com]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来源:Zxxk.Com]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因后果发达国家18世纪中叶趋缓70%左右适应[来源:学#科#网Z#X#X#K]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快速增长30%左右不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来源:学科网]出现许多社会问题3.发达国家城市化(1)城市化起步早:英国最早,世界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2)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革命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来源:学科网ZXXK]发展: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975年城市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目前,占世界城市总人口的60%起步晚,发展快:速度超过同时期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的最高速度要快[来源:学科网ZXXK]城市化水平较低:1990年比重为33%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