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势和地形》教案一课题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地形、地势、山脉的概念,认识并知道不同走向的山脉。2.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观察判断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发展的观点。重点难点我国的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运用地图判断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教具多媒体课件板图、资料学法教法读图观察、对比联想、探究讨论、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板书设计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一.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的概念2.三级阶梯以及分界线3.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二.地形特征1.地形的概念2.主要山脉及走向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自学课文22-23页,然后投影《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这是一幅什么图?读图回答,形成感性认识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地势特征(一)地势的概念刚才那幅图是反映我国的地形特点?还是地势特点?那么我国的地势特点是什么?【引导读图】《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读图指出深颜色集中在哪里?浅颜色集中在哪里?【投影】《我国东西向32°N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剖面图,提问这幅图说明我国的地势有什么特征?(二)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投影】《中国三级阶梯图》提问1.我国地势最高的阶梯是第几阶梯?它在哪里?2.我国的第二阶梯在哪里?地势最低的阶梯在哪里?,为什么?(三)大陆架(四)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思考回答。读图,探究深颜色集中在西部,说明西部多高原和山地,浅颜色多集中在东部,说明东部多平原丘陵。思考回答活动,仔细观察课本上两幅地势变化正误图,回答两幅图反映的地势有什么区别?哪一幅更接近我国的实际?读图回答填表回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开阔学生视野联系乡土地理,激发学生兴趣提问:海岸线向东向南形成我国近海的什么地形?组织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再次联系乡土地理,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地理话题,激发学生兴趣环节三:展示构建自我提升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教师讲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的地势特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东西部的经济有重要影响。[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所体现的地理学思想和观点: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要本着全面综合的观点。环节四:巩固训练拓展提高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完成同步学习探究中的巩固练习。通过随堂练习及作业,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将所学知识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