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呼吸作用一、教学目标1、能复述呼吸作用的概念,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2、能区别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不同点,找出它们的联系。3、能说出呼吸作用和意义,分析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4.能通过观察实验,学会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呼吸的现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难点:植物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三、教学方法1、以导学、自学、助学为基本模式的问题解决为主的参入式教学法。2、以多媒体辅助的小组内观察、探究式学习法。四、设计思路呼吸作用概念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抽象的过程。这个问题的提出,是这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总体思路是以导学提纲导学,以提供给学生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的材料让学生来实验为途径,以自主学习探索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以多媒体辅助点拨,多而完成从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的过程。在“导学、助学、自学”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问题意识。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和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创设情景,问题引入1、播放多媒体动画:→在密闭的容器中,小老鼠会死去,你能想办法让小老鼠在密闭和玻璃仪器里存活下去吗?1、回顾旧知,选择最可行的措施,并简单阐述你的理由。问题已知,方法和答案开放。引导学生。成绩中下等的同学回答(三类问题)二、新课教学(1)种子萌发消耗氧气2、只放入一盆植物就可以了吗?(演示,若无光,黑暗的环境中,小老鼠仍会死去。)3、由上面问题,我们知道,动物能呼吸,人每时每刻也在呼吸,那么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吗?4、到底植物有没有呼吸作用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演示:蜡烛在空气中能安静的燃烧,为什么?2、讨论达成共识:放入一盆植物。3、讨论、完善答案,必须放入一盆植物且要保证其进行光合作用。4、猜想植物有无呼吸作用,提出证明自己猜想的方案。1、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因为呼吸作用是学生未知的问题,而光合作用却是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课前动画,让学生充分探讨,使本节要解决的问题自我呈现出来,明确研究问题,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一类问题:为后面解决新问题作铺垫。(成绩下等的(2)种子萌发放出二氧化碳动画回顾实验过程:引导分析观察结论一:种子萌发消耗氧提出问题:萌发的种子在消耗氧的同时,又会产生什么呢?提示设计实验方案:空气中有氧气的存在。2、分组实验: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盛有煮熟的种子、正在萌发的种子的广口瓶中,观察现象。3、交流观察结果:在盛有萌发的种子里的瓶中的蜡烛熄灭,而在盛有煮熟种子里的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4、议一议:此结果说明了什么?1、分析已有装同学回答)二类问题:问题、方法、答案对于教师都是已知的,而对于学生都是未知的。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未知的问题:萌发的种子瓶中没有氧气→被种子消耗。四类问题学生互相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1、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3)种子萌发放出了热量提示:1、实验中的操作要点是什么?2、观察的要点是什么?个别指导:部分实验技能较差、观察智能较弱的同学完成实验。课件展示:进一步展示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二:萌发的种子放出了二氧化碳。演示:师用多媒体演示萌发的种子中的温度计与煮熟种子中的温度计数值变化过程。提示:置,讨论可能要用到的知识,制定出实验方案:2、根据方案分小组进行实验:3、交流得出结论。1、学生用手感知萌发的种子,有什么感觉?得出什么结论?(找语言智能好的回浑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碰撞中产生新的问题意识,引发探究的情趣。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问题的研究解决。4、课件展示可弥补实验欠成功的小组的观察缺憾,共同达成新知。通过直接感知和所给材料的相结合,分析其内所含的问题。(4)学生讨论课件中的小资料,为什么体积会减少?得出结论:是因为有机物减少了(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热量是能量的一种,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引导归纳得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