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终生学习力1教师姓名许海霞学生姓名年级六年级上课日期2017/2/学科数学课题名称近似数、有效数字与科学计数法计划时长2h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叫乘方?说出103,―103,(―10)3、an的底数、指数、幂。2.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32×32×32×32;23232323;-23×23×23×23;32222。3.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10。由第3题计算:105=10000,106=1000000,1010=10000000000,左边用10的n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发生写错的情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n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等。又如像太阳的半径大约是696000千米,光速大约是300000000米/秒,中国人口大约13亿等等,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地表示它们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科学记数法。2、4、300=3×100=3×10()3000=3×1000=3×10()30000=3×10000=3×10()二、讲授新课:一、科学计数法1.10n的特征观察第3题:101=10,102=100,103=1000,104=10000,⋯1010=10000000000。提问:10n中的n表示n个10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1)10n=00100个n,n恰巧是1后面0的个数;(2)10n=位)1(0100n,比运算结果的位数少1。反之,1后面有多少个0,10的幂指数就是多少,如070000000个=107。2.练习:(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培养孩子终生学习力23.科学记数法:(1)任何一个数都可以表示成整数数位是一位数的数乘以10的n次幂的形式。如:100=1×100=1×102;600=6×1000=6×103;7500=7;5×1000=7.5×103。第一个等号是我们在小学里就学习过的关于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100,1000,变成10的n次幂的形式就行了。(2)科学记数法定义:根据上面例子,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的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自然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现在我们只学习绝对值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数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一些数的科学记数法。说它科学,因为它简单明了,易读易记易判断大小,在自然科学中经常运用。一般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n10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经典例题:例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1)696000;(2)1000000;(3)58000;(4)―7800000。例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水星的半径是244000米2、本星的赤道半径约为71400000米3、地球上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千米24、地球上海洋面积约为361000000千米2例3、2007年搭载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并成功飞向距地球约384400000米的月球.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838.4410米B.83.84410米C.93.84410米D.93.810米培养孩子终生学习力3例4: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已知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35纳米,那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米。练一练: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100000=(2)-112000=(5)235400000=________________(7)1002400000000000=___________________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695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为____________.5、下列各数中,属于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有()A.520.710B.50.710C.52006.710D.32.071010、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刚刚揭晓,肯尼亚环保主义者玛塔因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获此殊荣。她也是首位获得和平奖的非洲妇女。玛塔领导了“绿色带运动”,这一运动在非洲栽下了30000000棵树。如果玛塔15年栽下这30000000棵树,那么平均每年她组织栽下多少棵树?(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二、近似数①近似值,就是与实际值接近的数,近似的程度,就是精确度。②实际数,就是准确数。例题详解:31=0.33333⋯⋯⋯,0.33333就是它的近似值。精确到百分为,就是0.33求下列个数的近似值:2.8765(精确到千分位)0.298(精确到0.01)培养孩子终生学习力4三、有效数字00234.0123的有效数字是2,3,4,0,1,2,3.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