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学案)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产物―――――――――――――――――――――――――――――――――――――――学习目标1.尝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2.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学法指导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操作中,要思考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带着问题做实验,并认识到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学习探究一、知识回顾1.叶片的基本结构。2.蒸腾作用的意义。二、问题探析(一)问题激疑:记得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日,我领着三岁的女儿来到了植物园。我给她说要爱护花草,因为花草和我们一样都是珍贵的生命。于是她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让小草吃面包,我给她说:小草不吃面包,喝点水,晒晒太阳就饱了。第二天中午该吃饭了,她要水喝,然后跑到太阳地里说:不吃饭了,晒晒太阳就饱了。同学们能从这个小故事中提出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吗?(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一天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让部分学生参与,共同完成63页实验的“方法步骤”的第一步暗处理。第二天早晨再完成第二步选叶遮光。2.按照“方法步骤”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分组完成实验,并完成下表:材料处理有无光照碘液试验有无淀粉天竺葵遮光部分不遮光部分3.讨论:通过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4.分析思考实验中的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3)为什么要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使用酒精脱色并应隔水加热?5.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你有哪些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仔细观察教师做的演示实验,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气泡是金鱼藻在光照下产生的,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3.要想让此实验更有说服力,你认为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三、知识归析暗处理选叶遮光光下照射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漂洗观察现象2.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3.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制造淀粉,产生氧气。自我测评1.做“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①酒精脱色②清水冲洗③选叶遮光④暗处理⑤碘酒显影⑥观察变化A.④③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②⑥C.④③⑤①②⑥D.③④①⑤②⑥2.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A.使叶片内的淀汾消耗掉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藏到叶绿体中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3.在200米以下的深海中,一般找不到绿色植物,主要原因是()A.海水压力太大B.深海温度太低C.200米以下深海处,无阳光D.以上都不是4.把天竺葵的一片叶用黑纸夹住一部分,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培养。数日后移到阳光下晒几个小时,然后取下用黑纸夹住的叶,用酒精脱去叶绿素,并向叶片滴加碘酒后观察现象:⑴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⑵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然后。⑶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了:①;②。拓展提高分别在早晨、中午、傍晚,从一棵植物上摘取三片相似的叶子经酒精脱色,再用碘染色后发现蓝色的深浅不一样。为什么?小资料资料一、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每年全球光合作用估计产生大约16亿吨糖类,产生相应的氧气。养活着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假如绿色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会出现什么想象?让同学们想象一下。资料二、科学家曾经幻想,假如将来能搞清楚光合作用的机理,然后将光合作用的基因转移到人的头发里,使人的头发中可以模拟光合作用的过程,只要在人的头发上洒一点水,再晒晒太阳,头发中便完成了有机物的制造过程,人类便可以结束吃饭的历史。这个伟大的设想靠同学们将来能够完成。答案:自我测试:1.A2.A3.C4.(1)叶片未被遮盖的部分变蓝色,被遮盖的部分不变蓝色(2)隔水加热(3)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