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第十章开窍剂一、含义凡以芳香开窍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从而治疗神昏窍闭之证的方剂,统称开窍剂,属于“十剂”中的“宣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开之发之”和“十剂”中的“宣可祛壅”为其理论根据。二、适应范围开窍剂具有通关开窍,启闭醒神作用,能使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苏醒,可以广泛使用于一切窍闭神昏,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属于实证的患者。三、分类窍闭神昏之证,系由邪气壅盛,蒙闭心窍所致。按其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又有热闭和寒闭的不同。热闭由于温邪热毒内陷心包所致,治宜清热开窍;寒闭是因寒湿痰浊蒙蔽心窍所致,治宜温通开窍。故本章分为凉开和温开两类。四、组方大法所谓窍闭,主要是指心窍关闭,治当通关启闭,使心复神明之常。故组成开窍剂,首先当以具有辛香走窜特性的芳香开窍药为主要成分。但因窍闭有热闭与寒闭之异,治法有凉开与温开的不同,又当根据病情伍以相应的药物。一般凉开主要配伍清热解毒,镇心安神之类药物;温开主要配伍温通气机,温散寒邪之品。另外,窍闭常与痰浊有关,高热又可引动肝风,故祛痰与平肝熄风药亦应酌情配入。五、使用注意应用开窍剂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辨明病证的虚实。芳香开窍药易耗散正气,故本类方剂只适于邪气壅实之口噤,两手握固,脉象有力之实证;不可用于汗出肢冷,气微遗尿,口开目合之脱证。二是阳明腑实,热邪熏蒸,症见神昏谵语者,不宜使用开窍剂。即是阳明腑实兼邪陷心包者,亦应根据病情缓急,先予开窍,或先寒下,或二者同用。三是开窍剂用药多系辛香走窜之品,有耗散元气之弊,只可暂用,不可久服,宜中病即止,而后审因论治,以防久服损伤元气。四是本类方剂的剂型多为丸散剂,宜化服或冲服,不能加热煎服,以防药性挥发。对不能服药者宜用鼻饲。五是辛香走窜之品,有碍胎元,孕妇当慎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用或忌用。第一节凉开凉开剂,适用于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的热闭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等。其它如中风、痰厥及感受秽浊之气,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证有热象者,亦可选用。常用芳香开窍药,如麝香、冰片、郁金等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为主组成方剂。由于热入心包,引起神志不安,故常配镇心安神药,如朱砂、磁石、珍珠等;邪热内陷,每易灼液为痰,故配以清化痰热之品,如胆南星、川贝母、天竺黄等。代表方有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组成】牛黄郁金犀角(水牛角代)黄连朱砂各一两(各30g)梅片二钱五分(7.5g)麝香二钱五分(7.5g)珍珠五钱(15g)山栀一两(30g)雄黄一两(30g)黄芩一两(30g)【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现代用法:以水牛角浓缩粉50g替代犀角。以上11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粉碎成细粉;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及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服1丸,每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1/4丸,4~6岁1次1/2丸,每日1次;或遵医嘱。亦作散剂:按上法制得,每瓶装1.6g。每服1.6g,1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0.4g,4~6岁1次0.8g,1日1次;或遵医嘱)。【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降,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方解】本方为温热邪毒内闭心包而设。热闭心包,神明被扰,心主失其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君清心解毒温邪热毒热扰心神高热烦躁心包炼液为痰蒙闭心窍神昏谵语舌强肢厥热动肝风中风惊厥里热壅盛舌红、脉数开窍醒神清热解毒水牛角牛黄麝香开窍醒神黄芩黄连栀子冰片郁金泻火解毒避秽开窍雄黄祛痰解毒朱砂珍珠金泊镇心安神使蜂蜜—和胃调药邪热内陷心包证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