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发展城市新区的主要原因,上海市在我国的地位。2、理解上海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上海市面临的主要城市化问题及产生原因。3、通过学习上海市的发展情况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教学重点、难点:上海市发展的区位优势,规模扩大和主要的城市化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有关课件等教学方法:资料收集和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复习必修课本内容:城市化特点:a.发达国家: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社会秩序混乱等解决措施: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目前在我国,大城市特别是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特大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急剧膨胀,使我国城市化的一大特点。本单元以上海市为例,着重介绍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项可行之路——建设城市新区。一、上海市的发展1、上海市的发展现状(1)市区人口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2)城市人口的国民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一;(3)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商业贸易中心、交通枢纽;(4)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信息、人才培养基地。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一地位至关重要。从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表12-1:上海的多角度解读城市职能经济腹地含义经济腹地范围商业中心(全国最大)周围的商品来源区,即商业中心的服务区上海附近的闽、赣、皖、鲁、苏、浙等省,长江沿岸、沿海的省市港口(全国最大)商品、货物等通过港口集散的区域,即港口的服务区域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省市城市(全国最大)城市经济联系和经济影响涉及的区域华东、华北、中南、西南,甚至西北等地区问题:为什么上海会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呢?2、优越的区位条件上海能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得益于其多方面的优越条件,参见下表12-2:表12-2优越性及其表现优越性表现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对内对外交通便捷①水运:处于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和长江航线的出海口;②铁路:通过京沪、沪杭线联系全国铁路网;③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经济联系范围经济腹地广阔①位于沿海、沿江两大最发达经济地带的交叉点上;②全国最大城市带(沪宁杭城市带)的核心城市;③经济联系及影响已扩展到华东、华北、中南、西南甚至西北等地区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①长江三角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劳动力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商品经济意识农副产品供应供应充足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发达的农业基地之一,可以为上海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沿海临江、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问题1:为什么说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因为自隋唐以来这里就是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这里也是我国民族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劳动力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商品经济意识。问题2:国家目前的第三次经济建设浪潮的开发重点已经设定在了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请比较上海与天津两地区位的优缺点各是什么?(1)自然区位条件: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极佳位置,长江通航里程更长、联系的区域更广,是极具航运价值的黄金水道;而穿天津而过的海河,其河运因气候条件、空间地形条件及多种人为因素,大大衰落,通航能力很有限,只能依赖天津新港的海运功能;上海是重要的河港兼海港且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尤其是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展不受水热条件的限制。(2)社会经济区位条件:长江三角洲工农业生产及其地位优于天津,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平均水平优于天津。社会经济发展的实力比天津强。然而,天津距北京近,相对位置优越;天津可以更加近便的获得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条件,这些方面也比上海优越等。并且国家目前的政策定位(天津:中国北方经济中心)也给天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