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频数与频率(二)课型新授第4课时备课补充材料教学目标:1.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2.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数分布折线图.3.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重点:1.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会得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2.数据收集与处理.难点:1.决定组距与组数.2.数据分布规律.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教学过程:导课:(实用、新颖、简洁)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如何收集与处理数据.1.首先通过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2.收集有关数据.3.选择合理的数据表示方式统计数据.4.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计算.根据特征数字,估计总体情况,设计可行的计划与方案,并不断实施与改进方案.讲授:一、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自助20分钟左右)例1、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明调查了他们班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cm).如何确定组距与组数呢?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分组组数的确定,不仅与数据多少有关,还与数据的取值情况有关.注: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越多,当数据在100以内时,通常按照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为了更好地刻画数据的总体规律,我们还可以在得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上取点、连线,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折线图.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课堂练习1.2作业导学课堂巩固板书设计:1.如何整理所收集的数据.2.将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1)表格形式.(2)频数分布直方图(3)频数分布折线图.3.各种统计图、表的优缺点.4.根据统计图表信息,提出合理化建议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