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微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之图像问题【核心要点提示】动力学中常见的图象:v-t图象、x-t图象、F-t图象、F-a图象等.【核心方法点拨】(1)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意坐标原来是否从0开始.(2)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能够抓住图象的一些关键点,如斜率、截距、面积、交点、拐点等,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再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巩固习题】1.以相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斜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2.(2016·江西宜春高三质检)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t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3.(2017·湖南株洲一诊)一质量为m的铝球用细线悬挂静止在足够深的油槽中(如图甲所示),某时刻剪断细线,铝球开始在油槽中下沉,通过传感器得到铝球的加速度随下沉速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球刚开始运动的加速度a0=gB.铝球下沉的速度将会一直增大C.铝球下沉过程所受到油的阻力f=ma0vv0D.铝球下沉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油的阻力所做的功4.(2018·河北冀州2月模拟)如图甲所示,粗糙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质量为3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从A点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作用下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2/7去该推力,小物块能到达的最高位置为C点,小物块上滑过程中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A点为零重力势能参考点,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物块最大重力势能为54JB.小物块加速时的平均速度与减速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D.推力F的大小为40N5.(多选)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理想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B.保持A的质量不变,改变B的质量m,当B的质量连续改变时,得到A的加速度a随B的质量m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9.8m/s2,斜面的倾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θ已知,可求出A的质量B.若θ未知,可求出图乙中a1的值C.若θ已知,可求出图乙中a2的值D.若θ已知,可求出图乙中m0的值6.(2016·海南单科)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A.F1F3C.F1>F3D.F1=F37.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物块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t=0.5s时撤去拉力,利用速度传感器得到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求:(1)2s内物块的位移大小x和通过的路程L;(2)沿斜面向上运动两个阶段加速度大小a1、a2和拉力大小F.3/78.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力F,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设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2.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拉力F的大小;(3)t=4s时物体的速度.9.如图甲所示,为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将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无初速度在斜面上释放,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2s末物体的速度;(2)前16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4/710.游乐场有一种滑雪游戏,其理想简化图如图甲所示,滑道由倾角为θ=30°的斜坡和水平滑道组成.小孩在距地面h=10m处由静止开始从斜坡滑下,到达底端时恰滑上水平滑道上放置的长为l=3m的木板(忽略木板厚度),此后小孩和木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为圆滑过渡,速度由斜坡方向转为水平方向时大小不变,不计小孩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