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2、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和意义。3、了解我国城市化的特点,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4、运用图表数据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5、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城市环境问题的分类、成因和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6、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和分析城市环境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案例分析问题法。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辩证的看待城市化及城市环境问题,既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城市问题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教学重点:1.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和意义。教学难点:1.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了解和分析城市环境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情境导入用心爱心专心1上海城市变化上海历史悠久,其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正式建“上海县”,这是上海建城的开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区又进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规模。鸦片战争失败后,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在上海被迫开埠后的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纷纷侵入上海,他们在上海竞相设立租界。1925年1月奉军进入上海,当时的北京政府将上海改为淞沪市。1927年3月29日上海临时特别市政府成立。1930年7月1日改称上海市。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问题:上海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提示:用地面积不断扩大,是城市化的表现和主要标志。(一)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含义: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此外,使城乡人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最重要指标2.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产业革命前缓慢产业革命后加速发展20世纪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速度空间: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大城市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引人注目。用心爱心专心2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原因后果发达国家18世纪中叶趋缓70%左右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快速增长30%左右不适应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出现许多社会问题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1851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的国家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以来,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城市发展不合理“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原因具体体现造成后果环境污染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和能量,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城市交通拥挤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交通工具增长过快人均道路占有量少,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给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带来不便绿化面积小人口激增,工厂、住房用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城市环境得不到改善用心爱心专心3地规模扩大,建筑物密度大,占用了原有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