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政治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4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4)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理解(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分析(1)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2)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及方法论意义(3)运用实例说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4)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能力目标:(1)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2)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5)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2)培养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3)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4)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二、重点、难点:1、矛盾的概念;2、茅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主次茅盾与茅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教学方法:(1)可联系当地发展经济的实例,分析如何体现所学原理。(2)结合当前我国经济、政治等领域的重要事例,运用本课原理分析说明。四、课文导语: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五、讲授新课: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探究: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狼与鹿之间有关系吗?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类似事例吗?-----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什么是矛盾(1)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1基本属性。(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如: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环境,教育与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等。如:教育:教和学,经济:生产和消费,国家制度:民主和专政,等等。注意:A、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C、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方面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