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第三节风险分析【考试大纲要求】㈤风险分析【内容讲解】一、风险分析程序首先从认识风险特征入手去识别风险因素;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其次,评价风险程度,包括单个风险因素风险程度估计和对项目整体风险程度估计;最后,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将项目风险进行归纳,提出风险分析结论。二、风险识别㈠风险识别的目的和规范⒈风险识别的目的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基础,作为风险分析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⑴对项目产生重要影响的风险,按照风险来源和特征进行风险分类。⑵分析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或是发生的条件。⑶寻找风险事件,即风险的直接表现。⑷明确风险征兆,即风险发生的间接表现。⒉风险识别的规范项目的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过程中比较耗费时间和费用的阶段。⑴建立规范化的风险识别框架,明确风险识别的范围和流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节约时间。⑵选择合理、恰当的风险识别方法,既要经济,又要可靠。⑶组建多专业的风险识别小组。㈡风险识别的程序风险识别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为:⑴确定目标。⑵选择方法。⑶收集资料。⑷识别风险。㈢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解析法、风险结构分解法、专家调查法、故障树、事件树、问卷调查和情景分析法等。下面主要介绍解析法、风险结构分解法、专家调查法。【例】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主要有()。A.解析法B.流程图法C.头脑风暴法D.趋势外推法E.情景分析法第2页/共9页【答案】ACE⒈解析法解析法是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通过对子系统的分析进而把握整个系统的特征。解析方法有多种具体途径,基于影响图的解析方法为风险识别提供了更系统观察风险源对项目目标影响的逻辑过程。使风险分析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风险过程,全面识别项目风险。⒉风险结构分解法风险结构分解法(RBS)是在解析法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它是一种风险来源的递阶层次分解结构,通过对子系统的分析进而把握整个系统的特征,可以帮助项目分析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项目潜在的风险,并全面地把握项目的整体风险。从规范风险识别的角度,美国项目管理学会风险管理研究兴趣小组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风险分解结构框架,如下表所示。它适用于任何组织的任何类型和任何性质的项目等。表12-4通用的项目风险分解结构层次层次一层次二(8种)层次三(31个)项目风险管理风险企业历史/经验/文化;组织稳定性;财务;其他客户或利益相关者历史/经验/文化;合同;需求稳定性;其他外部风险自然环境物质环境;项目地点;当地服务;其他文化政治;法律/行政管制;兴趣群体;其他经济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金融市场;其他技术风险需求范围不确定;使用条件;复杂性;其他性能技术成熟性;技术局限性;其他能力组织经验;个人能力及组合;物质资源;其他表12-4因为通用性,没有考虑具体项目自身的特点,难以真正应用于具体项目的风险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⒊专家调查法第3页/共9页专家调查法适用于风险分析的全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与风险对策研究。由于专家调查法比一般的经验识别法更具客观性,因此应用更为广泛。专家调查法有很多,其中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风险识别调查表、风险对照检查表和风险评价表是最常用的几种方法。⑴风险识别调查表。主要定性描述风险的来源与类型、风险特征、对项目目标的影响、风险的来源及特征等。⑵风险对照检查表是一种规范化的定性风险分析工具,具有系统、全面、简单、快捷、高效等优点,容易集中专家的智慧和意见,不容易遗漏主要风险;对风险分析人员有启发思路、开拓思路的作用。当有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专业技能时,项目风险识别相对简单,并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对照检查表的设计和确定是建立在众多类似项目经验基础上的,需要大量类似项目的数据。而对于新的项目或完全不同环境下的项目,则难以适应。需要针对项目的类型和特点,制定专门的风险对照检查表。⑶风险评价表。通过专家凭借经验独立对各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