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1.理解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密切联系。(重点)2.说明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难点)3.识记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细胞与内环境1.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作用: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中间环节。探讨1:在下列物质中哪些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并说明理由。①血红蛋白②唾液淀粉酶③二氧化碳和氧气④Na+⑤血浆蛋白提示:①②。位于红细胞内部的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唾液淀粉酶位于唾液中,唾液腺通过管道将唾液排放到消化道,并不进入内环境,故唾液淀粉酶也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探讨2:下图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说出3种液体的名称。提示:a为淋巴,b为血浆,c为组织液。1.内环境成分的内在联系(1)组织液、血浆间的双向交换;(2)组织液、淋巴间的单向交换及淋巴、血浆间的单向交换。2.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1)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和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和关节液等)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唾液、尿液等也属于体液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解析】唾液、尿液位于与外界相通的管腔中,不属于体液。【答案】A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H2O2酶、抗体、激素、H2OC.纤维蛋白原、Ca2+、泪液D.Na+、HPO、葡萄糖、氨基酸【解析】血红蛋白、H2O2酶都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泪液不属于体液。【答案】D3.下图中可表示氧气从血液进入细胞途径的是()【导学号:07950008】A.bdaB.cdaC.cbaD.dba【解析】读图知a为组织细胞,b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d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由此可知氧气从血液进入细胞途径的是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要先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然后由组织液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即cba。【答案】C内环境的稳态(1)概念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举例①血浆的正常pH为7.35~7.45,超过正常范围会影响各种酶的活性,引起组织细胞的代谢及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紊乱。②除了血液pH以外,内环境的温度、血糖含量、无机盐离子浓度等也要保持相对稳定。(3)意义稳态对于维持细胞形态和保证细胞行使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探讨1: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分析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23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什么特点?提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由上表中数据可推测该人可能患有何种疾病?提示:该人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超标,说明该人可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探讨2:(1)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会出现“虚胖”现象,这是组织水肿的表现,其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水分向组织液渗透量增加,导致组织水肿。(2)在健康人体的血浆里面,大约为的20倍,如果/<15时,立即发生酸中毒。此实例说明无机盐具有何种作用?提示:由于/比例失调引起酸中毒,可以确定无机盐可以调节细胞外液的pH。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①成因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②决定因素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