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教案导学诱思一、生物的种类1.自养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包括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它们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2.异养生物: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直接或间接依靠自养生物的光合产物生活的生物。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1.结构:叶绿体由两层膜围成,内有基粒和基质,基粒由类囊体组成。2.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1)条件:光、色素、酶。(2)场所:类囊体膜中(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3)过程:①光系统Ⅱ: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水在光下裂解为H+、O2和电子。②光系统Ⅰ:水中的氢(H++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NADPH中的化学能。(4)物质变化:H2O→NADPH+O2。(5)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提示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的场所分别在哪里?趣味思考:前两个阶段能量转化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中,最后一个阶段能量转化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碳反应(1)条件:多种酶的催化。(2)场所:叶绿体内的基质中。(3)物质变化:CO2首先被一个RuBP分子固定,形成一个六碳分子,随机生成两个三碳分子,三碳分子被NADPH和ATP还原生成三碳糖磷酸,并将NADPH和ATP释放的化学能储存在糖分子中。三碳糖分子再生成RuBP,还有的三碳糖分子运到叶绿体外合成蔗糖或被叶绿体利用合成淀粉、脂肪和蛋白质。(4)能量变化: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提示光合作用过程中NADPH是在哪里合成?作用是什么?趣味思考:NADPH是在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的基粒上形成的。NADPH用于碳反应还原C3化合物并提供能量。四、环境因素影响光合速率1.光合速率或称光合强度:指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进行多少光合作用。2.影响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光强度、温度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核心解读1.光合作用的色素与吸收光谱应用指南①图示仅表明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较大,对黄绿光区的吸收量较少,并非不吸收;而类胡萝卜素的曲线也仅表示对蓝紫光的吸收量较大,对其他光吸收量较少。②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A.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B.叶绿素对绿光吸收量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效率最低。2.叶绿体处于不同的条件下,C3、C5、NADPH、ATP及糖合成量的变化是怎样的?条件C3C5NADPH、ATP糖合成量停止光照,CO2供应不变增加下降减少或没有减少或没有突然光照,CO2供应不变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光照不变,停止CO2供应减少增加增加减少或没有光照不变,CO2供应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光照不变,CO2供应不变,糖运输受阻增加减少增加减少3.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有哪些?途径措施或方法延长光时补充光照增大光合作用面积间作、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控制适宜光强、提高CO2浓度(如通风)、合理施肥(供应适量必需矿质元素)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维持适当昼夜温差(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4.光合作用光反应和碳反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光反应碳反应条件色素、光、酶、水多种酶、CO2、ATP、NADPH反应产物NADPH、O2、ATP有机物、ADP、Pi、水物质变化2H2O4NADPH+O2↑ADP+Pi+能量ATP①CO2的固定:CO2+RuBP→2C3②CO2的还原:2C3(CH2O)+C5+H2O能量变化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实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水光解产生O2同化CO2形成(CH2O)和NADPH联系①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NADPH和能量ATP;②碳反应产生的AT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5.外界环境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光照强度: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曲线分析: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CO2量表明此时的呼吸强度。AB:表明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加强。B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