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关于“中学生习惯养成和六个严禁”讲话稿为深入贯彻落实教体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西教字【20XX】61号),新学期伊始,我校将以“抓习惯,抓规范,抓精细”为突破口,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目标,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完善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养成教育其实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下面我说几个跟习惯和细节有关的小例子,与大家共勉。在印度和泰国,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可见小象是被链子绑住,大象是被习惯绑住。由此可以看出习惯的养成对于人的一生发展有多么重要。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相反一个坏习惯会导致一个人失败,甚至摧毁他的一生。一则报道。一名技校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技校生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技校生成了唯一的一名被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1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可见良好的习惯,注重细节,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是多么的重要。再比方说,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我们大家都知道叫加加林。当时挑选第一个上太空的人选时,有这么一个插曲,几十个宇航员去参观他们要乘坐第1页共15页的飞船,进舱门的时候,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了。他觉得:“这么贵重的一个舱,怎么能穿着鞋进去呢。”就加加林的这一个动作,让主设计师非常感动。他想:只有把这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在他的推荐下,加加林就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还有一个坏习惯的例子:有个年轻人向理发师学理发,师父要徒弟先拿冬瓜进行练习,用剃刀把冬瓜上的一层薄薄的毛剃干净但不能损坏冬瓜皮。徒弟每次都很细心地把这层毛剃得干干净净而且冬瓜皮完好无损。但是,他每次剃完之后都会顺手把剃刀插在冬瓜上。师父要徒弟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徒弟总是说:“没事的,我以后为顾客理发时绝对不会这样做。”结果,当徒弟为第一个顾客理完发时,顺手就把剃刀往顾客头上一插。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一定要趁早改掉坏习惯。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桥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2德破产的地步。”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我们学校一直贯彻“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这一教育理念,特制订“九个习惯、六个严禁”的规定,希望同学们趁青春年少,配合学校和老师们,改掉不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坏习惯,多多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一、强化九个习惯的养成1.学习习惯。做到“五不”,不迟到、不早退、不睡觉、不玩耍、不随意张望。同学们身上肩负着父母、亲朋好友的期第2页共15页待,来二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光耀门楣,所以要坚守这一目标而去努力奋斗,在学习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学校、班级对于学习方面的各项规定,要好好遵守,这“五不”是保障同学们顺利学习的最起码的要求。试想一下,一个成天迟到、早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他能将自身的多大精力用在读书上。希望同学们都能保证课堂零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