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案三旧人教必修1第3课时●教学过程导课复习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指出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产物。提出问题,光合作用过程中复杂的变化是如何进行的?教学目标达成复杂的光合作用整个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大体可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提出思考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进行的场所有何不同?2.叶绿体中的色素,位于囊状结构中的什么部位?有什么用处?3.两个阶段中的物质和能量分别是如何发生变化的?阅读思考之后,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两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教师纠正。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它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由于叶绿素吸收光能作为反应的推动力,使一个很难被氧化的水分子去还原一个很难被还原的二氧化碳分子,使一个基本不含能量的二氧化碳变成一个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叶绿素分子利用吸收的光能,一部分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其中氧以分子态放出,氢做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另一部分光能传递给ADP,使ADP与磷酸结合,形成ATP,从而把叶绿素吸收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ATP中。在暗反应阶段,绿叶从外界吸收的CO2首先与一个五碳化合物相结合(CO2的固定),形成两个稳定的三碳化合物。三磷化合物在ATP和许多酶的作用下,接受光反应时水分解所产生的氢,被氢还原,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形成葡萄糖,同时,ATP的能量贮存在葡萄糖中。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是光反应形成ATP的原料,暗反应继续完成了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明确:(1)光合作用的产物并非只有糖类和氧,部分的氨基酸和脂肪也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2)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播放多媒体课件:光合作用的过程,提醒学生注意物质、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巩固1.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叶绿素分子把吸收的光能贮存在()A.葡萄糖中B.叶绿素中C.ATP中D.三碳化合物中分析:叶绿素吸收光能后发生转移,转移到ATP中,这是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答案:C2.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光合作用不继续增强,反而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A.水分解产生的氢数量不足B.叶绿素利用光能合成ATP数量不足C.暗反应必需的还原剂不足D.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3化合物减少分析:一般情况下,光照越强,蒸腾越旺盛以降低叶片的温度。但夏季中午光照太强,蒸腾若继续增强,就会造成水的供需矛盾,因而这些叶片卷缩以减少蒸腾面积和避免叶温度升高,同时气孔关闭以利保水。然而气孔关闭造成暗反应所需的CO2的供给减少,C3的生成量减少,影响暗反应的进行。答案:D3.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分析:C5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参与固定CO2的物质。CO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直接被还原,它必须首先与C5结合形成C3后才能被还原,发现C5含量上升,一定是降低了CO2的浓度,使CO2的固定过程受阻,不能形成C3所造成的。答案:D布置作业1.P59~60复习题一、二、三、四。2.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结课光合作用是植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在叶绿体的不同部位,同时进行,光反应需要光,而暗反应有光无光均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光合作用属于同化作用,而不等于同化作用。植物的同化作用除光合作用外,还有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利用,细胞内各种物质的合成和能量的储存。●板书设计第三节光合作用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条件:光、色素、酶场所:囊状片层结构的薄膜上物质变化H2OO2+[H]ADP+PiATP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阶段条件:酶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中物质变化:CO2+C52C3C3(CH2O)ATPADP+Pi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两个阶段是一个整体,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