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阐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2)模仿完成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主动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小组合作、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爱惜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意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鉴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启发为主,通过探究实验和多媒体课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他们尽可能多地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学习平台。让大多数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做、讲、听、论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感受呼吸作用的存在,懂得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及知识处处和生活相联系的道理。但要注意,在新教材和新课改中,学生对探究实验缺少基础培训,要确保课堂内实验的成功,教师必须要事先进行实验操作,以便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让他们更多地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对人和动物的呼吸有一定的了解,加之上节课有种子呼吸实验的基础,教师采用课前指导实验的方法都为本节课教学做了铺垫,同时配以课件的动画效果,激发兴趣竞赛的方式引起竞争,必将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创新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假如我们把嘴闭上,把鼻子捏紧,会有什么感觉?生:上不来气儿。生:很难受。师:这说明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植物是否也会如此呢?本节课我们共同继续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板书课题)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萌发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种子的呼吸是在细胞中进行的,那么植物的其他器官的细胞是否也能进行呼吸呢?下面请各小组根据上节课自己设计的实验,准备好材料进行实验,让事实来说明吧!(屏幕出示:祝你成功!)生: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实验。(学生兴致勃勃,气氛热烈)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如实地展示给大家。小组汇报交流:第一小组发言人:我们组选用的实验材料是菠菜叶,要证明的是叶的细胞能进行呼吸,分三个试验。实验一: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新鲜叶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叶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将点燃的火柴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发现燃烧的火柴在甲瓶中熄灭,在乙瓶中燃烧正常,说明甲瓶中缺少氧气。由此证明叶的细胞呼吸时吸收了氧气。实验二:我们将等量的新鲜绿叶和煮熟的叶子分别放入甲、乙两个黑色的塑料袋内密封,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夜后,用塑料吸管将袋内的气体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甲塑料袋中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而乙不变,由此证明叶细胞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实验三:将等量的新鲜绿叶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叶子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插有温度计的保温瓶中密封一夜后观察,甲瓶温度达到28℃,乙瓶是25℃,说明叶子呼吸时释放了热量。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组的结论是叶细胞能进行呼吸(学生鼓掌)。师:非常棒!将你们的结论写到黑板上。第二小组发言人:我们组要证明花的细胞能进行呼吸,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菊花。我们也是通过三个实验来完成的,把新鲜菊花花瓣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花瓣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密封(三组实验中每个实验都包括甲、乙两个瓶子),在温暖的地方保存一夜后,通过与第一小组方法相同的第一个实验,甲火柴熄灭,证明花的细胞呼吸时吸入了氧气。第二个实验与第一小组的不同,我们是用两个输液瓶作容器,用注射器抽取输液瓶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实验结果是甲瓶中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乙瓶没变,说明花的细胞呼吸时释放了二氧化碳。第三个实验与第一小组的方法相同,甲的温度是27??9℃,乙是25℃,甲比乙高,说明花细胞在呼吸时释放了热量。通过这三个实验,我们组的结论是花细胞能进行呼吸。第三小组发言人:我们组要证明根细胞能进行呼吸,选用的是大葱的须根。同第二小组的方法相同,同样是通过三个实验来完成的,第一和第三个实验均获成功,只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