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认识区域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1.结合实例,说出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说明区域的基本含义。(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主要类型,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综合思维)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特点3.划分区域的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开发利用。4.全国主体功能区(1)划分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2)主要类型: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5.区域空间尺度(1)空间尺度越大,表达的区域特征越宏观。(2)空间尺度越小,表达的区域特点越详细、越具体。[特别提醒]区域有一定的界线,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而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图表点拨]教材第3页图1-1-2,该图展示出:1甘肃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2甘肃省东南部降水量超过800mm,西北部降水量不足50mm。教材第3页图1-1-3,该图展示出:甘肃省自东南部到西北部分别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四个不同的干湿区域。二、区域的类型1.划分指标2.中国汉语方言区(1)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客家方言区、赣方言区。(2)方言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历史因素和语言本身的因素。三、区域的特征1[易错警示]区域特征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内涵,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又包括人文地理要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仅指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和联系。二者在含义范围和适用角度上是有区别的。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属于综合指标。()2.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3.中国南方水田农业区全部是水田。()4.长三角地区属于小尺度的区域。()5.经济全球化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B.差异性C.联系性D.开放性提示:1.×干湿地区的划分指标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属于单一指标。2.×区域内部特征是相对一致的,而差异是绝对存在的。3.×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水田农业区内并非没有旱地,只是水田占主导。4.×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及其周边地区,共涉及三省一市的26个市,属于中等尺度区域。5.D[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区域的含义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乙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2问题1(区域认知)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何规律?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年降水量较多;而西北部位于非季风区,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加上地形的阻隔,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问题2(综合思维)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是单一指标还是综合指标?A、B、C、D分别指什么干湿区?提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单一指标。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问题3(综合思维)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干湿区的界线是明确的还是过渡性的?提示:同一干湿区内部,降水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特征具有差异性。例如,甘肃省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湿润区内部降水量在800mm以上,这个特定的性质是其他三个区都不具备的。干湿区的界线不是明确的,而是具有过渡性质。[归纳提升]区域的内涵剖析区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进行区域研究首先要明确区域的内涵,具体分析如下:内涵说明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如甘肃省占有一定空间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有大有小,如东部经济地带的范围大于京津唐工业基地;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征,如干湿区;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每个区域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如甘肃省的干旱区位于该省西北部,湿润区位于该省的东南部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如甘肃省的干旱区的内部年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