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特异性的分化,形成了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1.生命观念——利用结构和功能观,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和意义,以及衰老的特征。2.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和分类,明确不同细胞全能性大小的不同,以及细胞死亡方式的不同。3.社会责任——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一、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1.细胞分化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体(1)细胞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经细胞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逐渐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2)细胞分化实例①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发生特异性变化,形成红细胞、血小板和多种白细胞。②在被子植物中,叶表皮细胞外侧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内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组织细胞能储藏营养物质;输导组织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3)细胞分化特点①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②一般来说,分化后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③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4)细胞分化意义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分化能增加细胞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了多细胞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各种生命活动的效率。2.分化后的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1)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预言:离体的植物细胞既然具有本物种全套遗传信息,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应该能发育成为完整的植物体。(2)1958年,美国植物学家斯图尔德等人,证实了哈伯兰特50多年前的预言,即离体的植物细胞能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3)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即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4)高等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具有全能性的。二、细胞衰老和细胞死亡1.细胞衰老(1)定义:细胞衰老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发生的变化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2)特征①细胞萎缩,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体积变小。②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皱折,染色质固缩。③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④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色素逐渐积累。⑤细胞内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受阻。(3)细胞衰老机制的学说①端粒学说a.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b.端粒酶是细胞中一种延长端粒的酶,可以延缓细胞的衰老。c.端粒学说:每次细胞分裂后,端粒DNA序列就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端粒不断缩短,当端粒长度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从而导致细胞衰老与死亡。②自由基学说细胞内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在氧化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常带有未配对的电子,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跃性,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具有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当自由基破坏生物膜成分中的磷脂分子时,又会产生许多新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将会参与攻击其他生物分子,如DNA或蛋白质分子,最终导致细胞衰老。2.细胞死亡(1)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发现,不论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在正常情况下,细胞死亡往往受细胞内遗传机制决定的“死亡程序”控制,是一个主动而非被动的生理过程,所以细胞死亡常被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2)细胞死亡方式:细胞自噬导致的自噬性细胞死亡、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①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动物)或液泡(酵母菌和植物)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②细胞坏死多为细胞在强烈的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作用下受到严重损伤,引起自身死亡的过程,表现为细胞胀大、核膜和细胞质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等。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对生物个体的正常发育、生命活动稳定状态的维持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等细胞程序性死亡具有重要作用。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分化后的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