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3.理解工业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分析,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讨论“工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城市观、发展观。[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因素。[教学难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听过《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吗?展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变化和邓小平同志南巡的照片,由此引入。【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板书】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看图回答】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根据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概括该区域城市分布特征。【点拨】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这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港门。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沿河分布;(2)沿河口分布;(3)沿海分布。用心爱心专心11【板书】一、珠三角的城市化进程【探究活动】阅读课文P64内容总结归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它分为几个阶段及特点是什么?【点拨】阶段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城市化进程特点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城乡融合,农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活动】阅读课文P64-65“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三角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是什么?【点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0%;城镇数量多,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例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比较完善。【活动】阅读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思考:(1)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的优越性。(2)它如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用心爱心专心2【点拨】(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优点:便于分工协作;便于降低成本;生产规模大,品种全,知名度高,便于销售;便于政府的管理。(2)通过形成区域性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特色支柱产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阅读思考】阅读《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思考:(1)深圳的位置;(2)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3)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讲解】深圳位于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深圳是中国内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也是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的政策(政治)、科技。【承转】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向城市群体系转变,是谁在起推动作用呢?【板书】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阅读思考】阅读《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分析珠三角工业发展的特点。【点拨】工业化进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