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2、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教学难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知识重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复习引新1、判断题:4的平方根是2()1的立方根是1()-0.125的立方根是-0.5()的立方根是()-6是216的立方根()2、求下列各式的值;;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及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讨论问题:有多大呢?(这里可以让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程中讨论有多大时的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学方法。因为,所以因为,所以这里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忆:在前一节课讨论“有多大”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从中类比解决新问题。立方与开立方是互逆运算,以此可以些数的立方根。因为,所以……如此循环下去,可以得到更精确的的近似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68403149……事实上,很多有理数的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用有理数近似地表示它们.让学生经历这个估计的过程,不仅估算出有多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也理解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个事实。自主学习利用计算器来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并完成课本第15页的练习2.(学生利用计算器的说明书独立学习.对于一些暂时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可以采用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方式解决.)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器的用法。通过计算器的使用,解决了上节课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探一探,说一说1、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2、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个有效数字)。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说出,,的近似值。总结规律结论: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三位,立方根的小数点相应的向右或左移动一位随堂练习练习1:则:练习2:若则:(1),则x=(2),则x=(3),则x=比较大小:用不等号连接下列各数:(1)(2)(3)(4)小结与作业布置作业必做:课本第16页第4、8题;选做:课本第17页第10、11题。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