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5.1冷冲压模具的常规热处理工艺1退火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根据处理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钢的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等。各种退火的加热温度范围和工艺曲线如图5-1所示。(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是把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随炉冷却或埋入石灰和砂中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亚共析钢经完全退火后得到的组织是F+P。完全退火的目的在于,通过完全重结晶,使热加工造成的粗大,不均匀的组织化和细化,以提高性能;或使中碳以上的碳钢和合金钢得到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由于冷却速度缓慢,还可以消除内应力。45钢经锻造及完全退火后的性能见表5-1表5-145钢锻造后与完全退火后的机械性能比较状态σb/MPaσs/MPaБ5/%Ψ/%ak/KJ·m-HB图5-1碳钢各种退火和正火工艺规范示意图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2锻造后完全退火650-750600-700300-400300-3505-1515-2020-4040-50200-400400-600≤229≤207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因为加热到Accm以上慢冷时,二次渗碳体会以网状形式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使钢的韧性大大下降,并可能在以后的热处理中引起裂纹。(2)等温退火等温退火是将钢件或毛坯加热到高于Ac3(或Ac1)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较快地冷却到珠光体区的某一温度,并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组织,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等温退火的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但转变较易控制,能获得均匀的预期组织;对于奥氏体较稳定的合金钢,常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3)球化退火球化退火为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的热处理工艺。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如工具钢、滚珠轴承钢,目的是使二次渗碳体及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状化(退火前正火将网状渗碳体破碎),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并为以后的淬火作组织准备。球化退火一般采用随炉加热,加热温度略高于Ac1,一边保留较多的未溶碳化物粒子或较大的奥氏体中的碳浓度分布不均匀性,促进球状碳化物的形成。若加热温度过高,二次渗碳体易在慢冷时以网状的形式析出。球化退火需要较长的保温时间来保证二次渗碳体的自发球化。保温后随炉冷却,在通过Ar1温度范围时,应足够缓慢,以使奥氏体进行共析转变时,以未溶渗碳体粒子为核心形成粒状渗碳体。(4)扩散退火为减少钢锭、铸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性,将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长时间保温并进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之为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的加热温度一般选定在钢的熔点以下100℃---200℃,保温时间一般为10h--15h。加热温度提高时,扩散时间可以缩短。扩散退火后钢的晶粒很粗大,因此一般再进行完全退火或正火处理。(5)去应力退火为消除铸造、锻造、焊接和机加工、冷变形等冷热加工在工件中造成的残余内应力而进行的低温退火,称之为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是将钢件加热至低于Ac1的某一温度(一般为500℃--650℃),保温,然后随炉冷却,这种处理可以消除约50%--80%的内应力,不引起组织变化。2.正火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亚共析钢)、Ac1(共析钢)和Accm(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自由流动的空气中均匀冷却的热处理称为正火。正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钢为F+S,过共析钢为S+Fe3CⅡ。正火与完全退火的主要差别在于冷却速度快些,目的是使钢的组织正常化,所以亦称常化处理,一般应用于以下方面: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1)作为最终热处理正火可以细化晶粒,使组织均匀化,减少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含量,使珠光体含量增多并细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对于普通结构钢零件,机械性能要求不很高时,可以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2)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