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世界的地形主备人备课时间周星期第2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3、了解海底地形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判别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了解五种陆地基本地形,能够区分它们的形态特征。教学难点1、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教学过程复习指导:1、仔细阅读教材P27-P28五幅不同地形类型的景观图,运用比较法。2、区别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得特征。复习要求(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和估算高度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三项基本技能。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估算高度只能在地形图上进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关键是要明确等高线值和等高距,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则要看明白高度表。在上述三项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学生会理解图例和注记的重要性。(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为使学生完整的掌握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名称,建议在教学时,除掌握“标准”中列出的三个地形名称之外,补充掌握山脊、山谷的识别,并让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归纳出山脊、山谷的等高线特点。(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对于五种地形,学生或多或少已经了解一些。本条“标准”学习的目的,应使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会阅读有关区域的地形图。教学时,没有必要介绍它们的概念,而它们的特点、分布等内容更不必要去讲述。“标准”只要求学生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地形,当然要使学生通过读图找出五种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地形图上的表现。一般而言,可以让学生在地形图上分别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知识结构体系1、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地形类型主要特征共同点海拔高度地面起伏平原高原较高山地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较低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2、指导学生根据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尝试画出五种陆地基本类型的简图。思考讨论: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得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点得垂直距离。3、据图可知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1000米。★中考链接检测,让学生完成下列各题,教师当堂批改。1、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度是()A相对高度B.海拔高度C.水平距离D.高度2、下列有关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A.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区叫丘陵B.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区是平原C.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的广大地区叫山地D.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称为盆地3、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的地形是()A盆地B平原C山地D丘陵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5、最适合开垦梯田的地形是()A高原B平原C山地D丘陵6、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A吐鲁番盆地B柴达木盆地C刚果盆地D塔里木盆地7、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A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中间低,四周高C海拔高,但相对高度低D海拔低,相对高度不大8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所属的大洲是()A非洲B南美洲C亚洲D北美洲9下列关于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A峰峦起伏,坡度陡峻B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很大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