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课程标准素养解读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理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必要性及形成过程。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把握三大区域集团的目的及特点。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利与弊。知识点一欧洲联盟1.原因(1)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2)统一愿望:不断的冲突和战争,从反面激起了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3)统一重要性:美苏的强大和冷战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2.过程(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2)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3)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4)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5)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6)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3.意义:欧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欧洲一体化进程知识点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洲一体化的发展非常迅猛,日本的实力也在急剧增强,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2.成立(1)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2)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3.宗旨: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4.意义(1)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2)三国之间努力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5.趋势: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知识点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2.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3.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4.与中国的关系: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5.影响: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史料一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①;1987年,《单一欧洲法》生效;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年5月1日,爱沙尼亚等10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②。——欧洲一体化大事记[解读]①②处说明欧盟的规模越来越大。[思考]根据史料一,分析欧洲一体化的特点。【提示】特点: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个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程度不断加深。史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③。——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解读]③处说明欧元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欧洲的一体化程度。[思考]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诞生对西欧自身及美欧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提示】影响: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增强了欧洲与美国竞争的实力,推动了欧洲在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改变了美欧关系,推动美欧关系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争等反映了武力统一梦想的失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终于认识到欧洲必须在国际一体化尤其是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内重建的重要性。(2)从性质上看: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3)从内容上看: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一体化,合作领域不断深入。(4)从规模上看:参与国家不断增多,规模由小到大。2.影响(1)对欧洲:①经济上,促进了欧共体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②政治上,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