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鸡群育雏期的温度管理生产实践证明,保持适宜温度是养好雏鸡的关键。一些新鸡场的雏鸡培育不好,往往是由于温度不当引起。对温度在育雏阶段的重要性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并且要切实保持好育雏温度。(1)保温原则:鸡胚在孵化期间的环境温度高达38℃左右,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身体弱小,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如果环境温度骤然猛降,雏鸡就会因缺乏御寒能力而感冒、拉稀,甚至挤堆压死。为了使雏鸡正常生长发育,应从出壳开始就要提供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原则上初生雏给温要适当高而平稳,以后逐渐缓慢降低,严防忽高忽低或剧烈降温。具体要求是:凡采用同一室温育雏时,开始温度以32一34℃为宜;如用育雏伞,开始的伞温应为34~35℃(室温可比伞温低6~8℃)。以后大约每周降低2一3℃,直至离温为止。(2)看鸡施温:有经验的育雏人员能“看鸡施温”,就是通过观察雏鸡动态表现,就知道雏鸡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是否适宜,从而及时采取措施,经常保持温度适宜。做法如下:当雏鸡表现活泼好动,羽毛光顺,食欲良好,饮水正常,休息时安静无声或者偶而发出悠闲的叫声,体态自然、分布均匀并不扎堆时、表明雏鸡所处的环境温度是适宜的,保持现状即可。如果雏鸡密集成堆地挤在热源附近或某一角落,羽毛竖立,缩头闭目,不大活动,夜间睡眠不稳,常常发出连续的吱吱叫声,这表明温度偏低了,应立即驱散集堆雏鸡,迅速升温保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暖。若是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两翅张开,频频喝水,吃料减少,则表明温度偏高了。此时雏鸡虚弱,应注意采取缓和措施,慢慢降低温度,但要防止降温过猛,引起雏鸡感冒。(3)注意事项:仅有原则和一般要求是不够的,还内注意在不同情况下灵活掌握应用。育雏方式不同:给温要求也不同,除了前边所述伞温育雏与温室育雏有区别外,火炕育雏的室温可比温宝育雏的低1一2℃。昼夜不同:夜晚的温度应比白天高。最好能有人值班或定时巡查,因为夜间往往容易发生温度偏低等问题。天气不同:阴雨天、大风大比晴朗天气的温度应略高。遇上连阴天时降温速度应放慢。季节不同:冬季育雏温度应略高,给温期应延长,夏则相反。品种不同:肉用雏鸡比蛋用雅鸡的温度应略高;蛋用种当中,罗斯雏鸡比来航雏鸡的温度应高些(可高1--2℃)。强弱不同:给弱雏的温度应比健康雏高些,降温速度应慢些。经验不同:对初次育雏或育雏经验不足的人来说,给温宁可略高些,降温宁可稍慢些,这样比较稳妥。猪外部器官15解养猪人对于猪的习性再熟悉不过,俗语说:“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往往是养猪不简单,不是那么好养,我们要对其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当猪生病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时,一些外部身体表现信号在告诉我们,例如咳嗽、粪便排出物、身体颜色特征等等就猪整体外表特征做下解说:还请大家指正。1、鼻子:病变有鼻涕(清鼻涕-流感、脓鼻涕-猪瘟等疾病、血色鼻涕泡沫分泌物—萎缩性鼻炎、巴士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2、口部:水泡病,口蹄疫3、耳朵:螨虫病,蜂窝组织炎,副猪,猪瘟、蓝耳病等引起的发绀,真菌病4、脖子:打针造成的脓肿,下淋巴结肿大(链球菌引起)5、躯干皮肤:螨虫病,渗出性皮炎,圆环病毒,猪丹毒,猪瘟、蓝儿等疾病引起的变色,附红体,钩端螺旋体引起的黄疽6、尾:咬尾破伤7、四肢关节:链球菌,副猪8、蹄部:口蹄疫,水泡病,风湿,损伤9、眼部:水肿,脑炎,结膜炎10、泌尿系统:蛋白尿,血尿等11、睾丸:乙脑,布病等12、阴道:子宫炎症13、肛门:脱肛14、乳房:乳房炎症15、脐带:断脐引起的感染或者先天性发育不全秋季育雏室温巧控制第4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2页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后才逐渐完善,所以秋季维持适宜的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