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鸦片战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的有关内容。鸦片战争是欧洲殖民者对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入侵。它打开了当时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困境,中国历史从此进入近代史的阶段。二、学生分析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学生仅仅是了解一点点史实,对于鸦片战争带来的深刻影响,学生并不很清楚。由于内容较多,要求学生掌握起来也很困难,因此要指导学生预习。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和结局。《南京条约》的内容要点和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从战前中英国情的基本态势,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概括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阐释其对华危害。归纳、评判鸦片战争的结果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不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要维护民族尊严,反思鸦片战争中腐败、衰弱的清政府难以抵御工业化强国侵略的史实,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领会爱国救国的历史责任感。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通过展示战争经过示意图让学生学会史图结合进行学习,通过播放PPT了解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鸦片战争的背景,主要认识中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势及外交等。通过表格展示比较战争的结果,同时表格形式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规范课堂学习内容,便于学生加深印象。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情景导入教师出示地图:鸦片战争的路线图学生识图PPT自主学习分发导学案,提出学习目标。学生看书讨论图片展示。自主学习并讨论总结教师指导启发学生。一、偶然与必然---探原因:1.两种植物的较量;2.两个世界的相遇。总结。学生讨论抢答PPT自主学习并分组研讨教师指导启发学生。二、侵略与碰撞:展示战争经过;如何看待中国?总结。学生分析总结PPT学生探究讨论总结教师指导,启发学生。三、毁灭与新生:看图画,寻历史;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的危害。总学生探究,师生共同总结。PPT结。随堂联系,巩固学习内容课本练习及多媒体展示,并及时评价。组织答案PPT课堂总结,感悟提高提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PPT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堂课本着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导学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来看,这节课还是很成功的。比如,图片展示战争经过,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很快掌握了重要的路线和地点;图示展示让学生了解到中西方的差距,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析史实材料得出结论,使学生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等。说到特色亮点,这节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总结能力得到提高。二是情感教育方面,通过最后的感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伤疤带来的伤害,培养爱国精神,吹响斗争的号角,增强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