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必修第一册]12《不会变形的金刚》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小说,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2、掌握小说写人的基本特点。3、通过阅读挖掘自己的思考和领悟。【教学重点】1、掌握小说写人的基本特点。3、通过阅读挖掘自己的思考和领悟。【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小说,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2、通过阅读挖掘自己的思考和领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时候,大家或许都玩过变形金刚,一个变形金刚,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那些有关童年,有关青春的回忆与梦想。在毕淑敏的笔下,会变形的金刚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毕淑敏的《会变形的金刚》。二、作家作品介绍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山东文登人。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1980年转业回北京。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预约死亡》、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短篇集《白杨木鼻子》《毕淑敏文集》4卷等。《不会变形的金刚》获第四届百花文学奖,《女人之约》获第四届青年文学奖、第五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紫色人形》获台湾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首奖,《昆仑殇》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生生不已》获《当代》文学奖、《人民文学》作品奖,《预约死亡》获北京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素面朝天》获全国第五届报纸副刊奖。共发表作品200万字。国家一级作家。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同学朗读,并予以指导。如:妈妈在看到儿子的懂事时的感动;儿子在回答父亲“故意”还是“成心”时的害怕和慌乱等处都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的变化。四、再读课文,内容分析1、分析文章结构(同学分析)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感激地冲他笑笑”),写“我”和儿子在商场买变形金刚的经过。第二部分(从“又一天晚上”到“从小到大,儿子没挨过打”),写儿子的变形金刚被小胖弄坏了,而儿子又把一个小女孩的变形金刚弄坏了。第三部分(从“那是冬天里极冷的一日”到完),写“我”因儿子去向小胖要赔偿而打了他。2、第一部分中妈妈内心有何种矛盾,她是怎么解决的?明确:因为随着身体的衰老,近来“我”很感到寒冷,还有女人的爱美天性,因此想买毛线给自己织一顶帽子和一条围巾。而恰在此时,儿子看上了柜台里的变形金刚玩具。在反复权衡下,“我”忍痛割爱满足了儿子的渴望,给他买了一个最小号的变形金刚。3、身处贫寒,“我”买毛线的钱是哪来的?明确:是丈夫短期内戒了烟,“我”在饭菜里减少了肉量而省下来的。4、这么艰难的节省却为给儿子买玩具而放弃买毛线,这个妈妈是否太溺爱孩子了?明确:一种看法,因为儿子幼小的年纪就知道克制自己的物欲,这点很可爱,做妈妈的因感动而满足了儿子的愿望。这情有可原,不能算是溺爱。5、第二部分中再次出现的一个情节上的矛盾是什么?矛盾是怎么化解的?明确:儿子的同学小胖把变形金刚弄坏了,“我”把处理的权利留给儿子。儿子最终原谅了小胖。6、当儿子把一个女孩子的大号变形金刚弄坏并且决定向这个同学去道歉时,为何“我”如此紧张?明确:因为“我”了解这个同学的母亲可能不够宽容,如果儿子去了,那位母亲不肯原谅他,担心儿子的心灵受到伤害。7、儿子为何就断定那家人会原谅自己而勇敢地去用道歉解决问题?明确:因为儿子自己就是这样宽容地原谅了同学小胖的。8、“我想用母亲温馨的心捻成毛线,为儿子织一间温暖的小屋,可惜我不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确:“我”想竭力保护儿子,不让儿子纯洁的心灵受到任何伤害,但是这是“我”力所不及的,因为“我”只能给予儿子宽以待人的教育,不能限定社会上其他人的心灵。9、“这世界上有许多像花布一样美丽的道理,却做不成衣服”是什么意思?明确:当“我”阻止儿子去向小胖索赔时,面对儿子的“为什么”,“我”无言以对。因为道理通畅,但现实中并不一定人人都按照道理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造成了道理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因此作者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含蓄地阐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