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第二节首都北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现代北京的发展。2、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北京城市建设的布局。2、了解北京交通网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了解北京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京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它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二、板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1、现代北京的发展。2、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三、出示自学指导(一)、现代北京的发展1、了解北京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2、阅读知识之窗,了解北京在交通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成就。3、阅读案例一、二,完成P42活动题,了解北京存在的问题。(二)、首都经济圈1、阅读知识之窗,了解首都经济圈的大致范围。2、了解天津市的基本情况。3、完成P44活动题,进一步地了解北京的资源情况。四、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自学提纲的内容。五、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北京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北京在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城区范围扩大了3倍,城市人口增加了约3.3倍,城市交通不断改善,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兴建了郊区卫星城,环城的道路也由二环路向外扩展到了五环路。北京已成为全国的信息中心、高科技的学术研究中心、交通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它工业发达,商业繁盛。北京的铁路、公路和民航呈放射状四通八达,,交通有11条国道干线,国际航线可通往世界五大洲的40多个市。)具体的变化看图P6.34、P6.35、P6.36、P6.37、P6.38和P6.39。2、了解北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发展中的北京也同样存在着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的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尤其是用水的紧缺和沙尘暴侵袭等问题。具体的措施是:治理环境污染,注重环境保护。)3、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为核心区。六、课堂练习:1、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两代。北京这种“”字轴线形的城市布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2、北京及其周围的地势特点: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3、北京的发展方向: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紧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控制耗能、耗水、污染工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4、北京南面是物产丰富的平原,东南与海直线距离为150千米,向东经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向西北出可进入高原,西面是高原能源基地和广袤的。5、北京重要的铁路线(填铁路线名称):①通往西北——()线;②往山西——()线;③经过东北——()线;④通往山东——()线;⑤北京到香港——()线;⑥经过省区最多——()线。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1、做《地理填充图册》。2、地理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