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第21章第1节生物的遗传共几课时4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认识生物的性状。2、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包含的生物学本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尝试运用逆向推导法,探讨基因的传递。3、尝试运用遗传学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热爱。4、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性状的概念教学难点:性状的概念教学资源教学挂图预习设计《自主学习单》尝试练习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思考:1、想想你自己到底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2、什么是遗传现象?活动一、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1、思考你到底哪些特征长得像父母、按照要求填入表格。2、除了表中列举的几种特征外,你与自己的父母还有哪些相同的特征?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下的黄瓜不会成为葫芦,这些说明了生物的什么现象?导入: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了解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很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这些现象是生物的遗传现象。4、除此之外,你还能列举哪些遗传的事例和同学进行交流。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活动二、认识生物的性状阅读书本内容,思考:1、观察图21-1生物的性状,讨论:图中观察到的是番茄、家兔的哪些特征?对同种生物来说,同一种特征在不同个体的表现都一样吗?2、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举出同种生物具有的相似特征吗?3、什么是相对性状?你能举出例子么?了解生物的相对性状不仅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也有生理方面的。小结:性状表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征。由一对基因控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DNA存在于染色体上,基因存在于DNA上。基因是控制性状的DNA片段作业设计课堂练习:《学程导航》尝试练习剩余习题课堂检测:《学程导航》自主检测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