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3章第2节盐类水解的应用(第三课时)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教学手段:精讲精练、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掌握盐类水解的应用。内容分析:盐类的水解在复习中计划用四课时,前两节课复习了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主要研究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高考考点:1、理解水解的原理;2、水解方程式的书写;3、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和水解平衡移动;4、水解规律的应用。阅读、了解明确高考考查方向。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盐类水解的应用:盐类水解的应用一: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复习提问:1.什么是盐类的水解?哪些离子可以水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2.盐类的水解平衡有哪些特点?对水的电离有什么影响?常见题型:1、判断盐溶液中微粒种类的多少,以及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例1:Na2S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哪些,c(Na+):c(S2-)是否等于2:1?答案:微粒有:H2OH+OH—Na+H2SHS-S2-共7种大于2:1方法小结:(1)、首先要想到溶剂水的电离平衡:(2)、然后要分析溶质的电离: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盐一般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3)、盐溶液要考虑是否水解,以及水解是否彻底:(4)、要深刻理解“”与“==”的区别与含义:“”表示存在平衡,反应物和产物都存在;“=”表示反应完全,不存在反应物,只存在产物。(5)、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还要考虑:电荷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物料守恒:即质量守恒变式训练: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Cl-)>c(NH4+)>c(H+)>c(OH-)B.c(NH4+)>c(Cl-)>c(H+)>c(OH-)C.c(NH4+)=c(Cl-)>c(H+)=c(OH-)D.c(Cl-)=c(NH4+)>c(H+)>c(OH-)2、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以及酸碱性强弱的比较例2:向NH4Cl溶液中加入金属Mg,有H2放出,为什么?Na2CO3溶液不能用磨口玻璃瓶储存,为什么?例3: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B)①KNO3②NaOH③CH3COONa④NH4Cl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方法小结:(1)、首先要明确水解的条件: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常见的能水解的离子有:弱酸阴离子:CH3COO-、F-、CN-、CO32-、HCO3-、S2-、HS-、ClO-、PO43-、HPO42-、H2PO4-等;弱碱阳离子:NH4+、Al3+、Fe3+、Cu2+、Sn2+等(2)、相同条件下,水解的程度与水解的平衡常数Kh有关,而Kh与Ka(Kb)的大小有关:Kh=Kw÷Ka变式训练: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溶液:NaX、NaY、NaZ,它们的pH依次为:8、9、10,则这三种盐相对应的酸的酸性递减的顺序正确的是(C)A.HX>HY>HZB.HZ>HY>HX学生思考、回顾盐类水解的原理回答教师的提问完成变式训练习题进一步领会解题技巧检查学生对盐类水解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思考,总结解题方法通过变式训练达到巩固提高的目标C.HY>HX>HZD.HY>HZ>HX3、盐类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例4:25℃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KNO3②NaOH③CH3COONH4④NH4Cl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方法小结:(1)、能够直接电离出H+或OH-的物质,如酸和碱抑制了水的电离;(2)、能够水解的离子的存在,促进了水的电离;变式训练:1、下列离子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ClO-B、Cu2+C、OH-D、K+2、下列操作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盐类水解的应用二: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应用及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复习提问:1、如何书写水解方程式?需要注意哪些方面?2、影响盐的水解平衡的因素有那些?常见题型:1、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例5: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发生水解时,对应的水解方程式正确的是(B)A.Na2CO3:CO32-+H2O2OH-+CO2↑B.NH4NO3:NH4++H2ONH3·H2O+H+C.CuSO4:C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