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生产能否做到又快又多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合成氨工业生产的主要流程2、理解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使学生了解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介绍我国解放后合成氨工业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通过学生领悟理论知识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认识。重点:理解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难点:应用化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二、教学过程练习:实验测得,每1mol氮气和3mol氢气反应,生成2mol氨气,能放出92.4kJ的热量.(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物的性质,分析合成氨的化学反应有哪些特点.解答:N2(g)+3H2(g)2NH3(g)+92.4kJ教师归纳:氨的合成反应是放热的、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很难发生的可逆反应.提问:作为合成氨工厂的老总,你心目中理想的生产状态是怎样的呢?——又快又多分析:快——在单位时间里提高NH3的产量—反应速率问题多——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问题—化学平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合成氨工业的生产条件,并填写表一中有关的内容。(利用表二)分析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氨的含量,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用心爱心专心表一教师:从表一、二可以看出,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两方面分别考虑时,对压强的要求是一致的,而对温度的要求是矛盾的.讲解: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再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才能正确地选择合成氨工业的适宜条件.一、合成氨的适宜条件1.压强讲解:增大压强能加大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又能使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提高反应混合物中氨的百分含量,所以合成氨一定要加大压强.设问:从工业生产的实际考虑,合成氨工业所需的压强是否越大越好呢?学生回答后小结:不是,因为压强越大,所需的动力越大;对材料的强度要求越高;对设备的制造要求越高。我们要从化学反应原理方面分析,还要从动力、材料和设备几方面分析,才能确定合成氨工业的适宜压强.结论一:一般采用的压强是20~50MPa.2.温度设问: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合成氨应采用低温,但是否温度越低越好呢?学生回答后小结:在生产上既要有高的转化率,又要有较大的反应速率,这样才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如果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很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平衡,这在工业上是很不经济的.所以合成氨工业温度不宜太低.合成氨工业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催化能力最强.合成氨工业所需催化剂的最大活性温度是500℃.那么从催化剂的角度考虑,合成氨工业采取最适宜的温度——500℃左右结论二:一般采用的温度是500℃左右.3.催化剂设问:合成氨工业要求一定的温度和压强.既然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那么合成氨为什么必须使用催化剂?分析:从反应物看,氮跟氢极不容易化合.即使在高温、高压下,反应速率可以大一些,但反应仍然十分缓慢.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结论三: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铁触媒.4.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因此可以用保持一定的氮、氢浓度,减少氨气的浓度的方法,提高合成氨的效率和产量。实际生产中的处理方法:及时将气态氨冷却液化而分离出去;及时补充氮气和氢气,使其用心爱心专心表二保持一定的浓度。小结:合成氨的化学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过渡:明确了合成氨工业的化学原理,接下来看看合成氨工业生产的主要流程是怎样的。二、合成氨工业简述1、原料气的制取(1)氮气设问:合成氨所需的原料气是氮气和氢气.按照工业生产的特点,在工业上怎样制取氮气和氢气?方法一(物理方法):氮气取自空气.将空气液化、蒸发,使它分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