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过程设计: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课前先调查厨房中常用的油脂有哪些?各种油脂的成分和人类的消耗量有什么不同?人类生命对油脂的需求有哪些?使教学贴近生活,指导学生认识油脂对人类健康的意义,形成正确的饮食观。从而明确油脂的组成、结构、分类以及在在体内的变化。使学生在联系生活的同时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建议对此内容进行如下处理:1、通过对“厨房油脂的调查”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油脂是重要的体内能源,了解油脂的分类,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知识准备。2、油脂的组成与结构是本节的难点,突破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乙酸、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实验和反应的方程式CH3C-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酸+醇酯+水学生练习写出硬脂酸(C17H35COOH)与甘油、油酸(C17H33COOH)与甘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得出油和脂肪的结构及油脂的通式,进一步得出油脂是酯类物质的结论。实验探究:取少量植物油与水在试管中混合,震荡,静置后分层。在其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或NaOH的浓溶液),震荡,溶解后加热。观察现象。结论:油脂不溶于水,但在强碱的作用下能够水解为可溶于水的物质,进一步证明油脂属于酯类。认识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水解过程。评价反馈:书写油脂的结构通式和油脂在体内变化的示意图。用心爱心专心浓H2SO4Δ无机酸或碱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