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辽阔的领土第一章(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以小黑板或教师表述,学生整体感知)1、知识与技能:(1)在东西半球上图上,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2)运用中国政区图,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能初步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对气候、农业生产、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影响。(3)学会在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全面观察、分析、评价问题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为今后学习地理打下基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兴国之志。【教学重难点】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教具使用】小黑板、《中国行政区划图》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共同学习第一节:辽阔的领土(板书)师生交流:中国地理可能涉及的内容。师:你们知道怎样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图1.1书2页,完成“学习行动”第一题:①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③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他们的相互位置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图书第3页(图1.2中国的领土)回答:①找出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②我国领土面积很大,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③算出我国南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过我国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端处于哪个温度带?最北接哪个温度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我国频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图P4“学习行动”图1.3,1月份,位于我国最北部的黑龙江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提示:从纬度方面分析)4.在夏季,北京时间早晨6点时,东部的乌苏里江已洒满阳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繁星满天,为什么?(提示:从经度分析)(二)自主学习(学生依据自学提纲,阅读教材2-4注意圈点、批注)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相互交流,把小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小组或教师讲解)(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2、思考题:(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这种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有哪些?(结合P4“学习行动”第3题后两条分析)(2)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结合P4“学习行动”第3题)(3)中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分组陈述讨论结果:a.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b.蒙古位于亚洲东部,是距海较远的内陆国。c.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三国海陆位置的差异显著,导致这些国家气候、农业生产的不同,并对贸易、交通、海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进一步对比、讨论,完成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发展农业生产对外交往与合作发展海洋事业其他(三)学生展示(每小组的下游学生展示,中游学生纠正,上等生点评,每小组1--2个题,每题1---5分)学生谈本节课收获、画出本节知识结构图、本节知识有哪些运用?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辽阔的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