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导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2、掌握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二、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导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导学难点】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导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欣赏一组美丽的西双版纳风景图片自然过渡到新课板书: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导疑】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导研】生先讨论,师补充讲解:西双版纳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其实还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利于发展边境旅游。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导疑】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导研】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导疑】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还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导研】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师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导练】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1、景洪市月均温最低和最高值是多少?2、降水在100mm以上的月份?降水在100mm以下的月份?3、这种气候的特点是什么?4、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气候?【导研】生讨论后回答,师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导疑】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为什么西双版纳还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导研】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指出: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这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西双版纳称为“热带动物王国”。【导评】美丽诱人的西双版纳之所以每年能够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人前往观光旅游,不仅是因为它有十分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还因为它有着文化底蕴相当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导疑】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导研】泼水节。回答得很对!这是傣族的一个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呢?请阅读材料《欢乐的泼水节》并观看投影。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相互泼水,相互嬉戏,传递真诚的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欢乐的“圣水”把傣家人一年的烦恼和忧伤冲洗得干干净净。【导疑】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边看图边分组讨论)投影:“深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傣族文化生活图”(彩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导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