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辛亥革命一、教材分析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所导致的一次革命能量的大规模释放,是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的必然结果,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是资产阶级三次救国方案中承上启下的行动,是20世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三大事件之一。本课以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为中心,通过三个子母加以简明的阐释。辛亥革命是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尽管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要认识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简单的讲辛亥革命成功还是失败都不是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进一步拓宽历史的视界,而不是简单下结论。二、学生分析由于高中历史是按照专题形式编排的,所以关于近代史的一些内容学生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掌握,例如,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有怎样的影响理解不透,还有对于一些历史概念也弄不清,如:什么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等,应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三、教学目标【识记】民主革命宣传家、兴中会、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袁世凯篡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深刻原因、中华民国的资产阶级政府性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辛亥烈士的英雄事迹、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的革命精神,认识到中国的进步趋势不可阻挡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微课程《辛亥革命》,根据学案,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掌握基础知识,进行课前质疑,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2、学习过程中,运用大量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小组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3、创设历史教学情境,在学习中国同盟会成立时,让学生看着大屏幕上的纲领,用愈来愈高的声音齐读,感受热血沸腾的革命气氛和情怀,提高学生对革命党人的爱戴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用PPT列出问题回答问题PPT展示问题、图片讲授设置四个主题,选取相关材料,引导,讲解,总结思考、讨论、展示PPT图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小组内指导学生思考探究案。独立思考;针对不会的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PPT展示教师抽查,鼓励主动展示。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PPT,学生可以回看。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知识点,完成知识体系。记笔记板书、多媒体。训练老师精选试题学生限时完成反馈练习PPT文字材料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通过创设历史情景,营造学生感受历史的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及时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师生的有效互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2.小组合作学习,大胆展示交流,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3.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