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鸦片战争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的第1课,对于本课的设计可以在教材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史料和教学资源,整合教材,不仅仅着眼于惨痛的历史史实,更要以史为鉴,提升升华,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为什么会失败?世界潮流是怎样的?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设计三个与鸦片战争紧密相关的环环相扣的探究命题,形成三个不同板块带领学生依次展开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三个命题我在借鉴其他老师经验和摸查学情基础上,设计为:第一个探究命题:“偶然与必然”,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侵略与碰撞——看过程”。第三,“毁灭与新生——看影响”。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南京条约》内容与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教学难点: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列强侵华根本目的、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二、学生分析《鸦片战争》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本课的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对于常规知识和史料已经了解和接触,而高中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感,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所以本课从“两面看中国”的角度,分析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史料,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分析,很多学生未接触的知识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很多学生认为中国的战败是因为经济总量低,军队少,为此首先提供下面的材料,带领大家认识清政府当时还是经济、人口总量上的大国这一面;进而在提出下面的问题:GDP全球第一的大国为何还挨打且惨败,这样既打破了学生的认识误区,同时给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震惊之余学生自然会萌生探究败因的强烈念头;进而在提供新史料,带领学生去分析中国的败因和败根,就水到渠成了。最后,我们还应该大胆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去思考清政府作为经济大国却挨打惨败的教训对当下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启迪,可以说振聋发聩。让学生认识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感受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责任在广大青年学生身上!针对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创设情景,采用讨论法等,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内容;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通过直观的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认识,培养学生利用史料、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华民族在抗击外侮中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由鸦片战败的深刻教训,启迪学生常怀忧时济世的人文情怀和敏锐心灵;通过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辩证理解,深刻认识鸦片战争在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所赋予的时代使命和现代化价值。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首先,使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如中外两个世界比较的图片、漫画破碎的瓷瓶等,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历史事件。第二,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史料,如两面看中国,睡与醒的选择,并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且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知识。第三,再通过设计简单的动画演示,带领学生清晰地认识有关史实。如英国为改变中英贸易结构而走私鸦片,中国的禁烟运动则直接引发了鸦片战争的史实。第四,播放视频片段,如大型记录篇《复兴之路》片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基于这些逼真震撼的场景和画面,展开思考和探究。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展示乡土历史材料导入从身边的历史谈起,感受近代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意识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坊茨小镇》讲授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