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的第1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推进,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社会主义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模式。学习本课,有助于认识从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探索的艰难历程,感受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为我们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借鉴。二、学生分析现状: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对本课知识已有简单了解不足:基本知识掌握不好,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综合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也有限,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还在感性的层面。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简要过程,准确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等历史概念(2)过程与方法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要有清晰的认识,并从中感悟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要依照客观经济规律指导经济建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学案导学,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交,为课堂小组交流做好准备,为教师二次备课提供素材。2.课上运用视频和图片信息,指导学生论从史出,逐步提高学生认知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引导学生小组运用思维导图构建本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建构能力。4运用课堂门票,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导入播放视频《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针对视频内容进行提问引出新课学生欣赏视频体会苏联科技伟大成就,回答老师提问视频编辑专家7.1软件截取视频、PPT播放视频探究学习活动一:虚拟实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给农民、企业主、商人、工人、普通市民生活带来的强调讨论规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为主体,合作学习。解决疑难ppt变化展示教师鼓励主动展示学生展示,互评或质疑补充探究学习活动二:反对之声新经济政策实质展示材料分析材料,透过现象看本质Ppt探究学习活动三:情境再现分析斯大林体制弊端请出情境表演的学生明确讨论任务、讨论规则,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观看学生情景表演,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斯大林体制弊端总结展示图片,结合图片分析斯大林体制成就看图片,与老师一起分析Ppt建构体系教师展示思维导图学生自主建构在课堂门票上,并展示Imindmap6、多媒体投影历史启示和感悟提出问题:请结合苏联探索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为今天中国改革的深入提出宝贵建议。学生体会,体验,感受,情感升华PPT当堂巩固展示准备好的练习完成Ppt情感升华展示图片,播放背景音感受社会主义的音乐播放器mp3乐优越性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1.使用学案导学,通过课前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学生发现自己的个性化疑难,使听课更有针对性。2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精细化管理,并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倾听思考、质疑、判断能力。3.通过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4.课堂门票的设计和使用,便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本课知识体系和综合评价自己,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