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林撷英马克思、恩格斯名言集锦1.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其崎岖之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2.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3.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4.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马克思)5.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恩格斯)6.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7.逆境使天才脱颖而出,顺境会埋没天才。(恩格斯)8.勇敢和必胜的信念常使战斗得以胜利结束。(恩格斯)◎诗海拾贝哭李商隐[唐]崔珏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注]入夜台。【注】文星:文曲星的简称,旧时谓此星主管文事。【赏析】这是一首情辞并茂的悼友诗。首联直抒胸臆,表达对李商隐满腹才华却不得施展的惋惜。中间两联,承首联而写“哭”。颔联以伤春苦啼的流莺,因花落而无枝可栖,自喻政治上的失意。“竹死桐枯”暗喻李商隐的去世。颈联以良马不遇其主,致使腿脚屈曲,喻示造成李商隐悲剧的根本原因为压制人才的黑暗的政治现实。以伯牙因痛失知音而绝弦罢弹的典故表达了对亡友真挚的情谊和沉痛的哀思。尾联作者独运匠心,采用了“欲进故退”的手法,荡开笔触,不说自己的悲哀,却用劝慰的语气说莫要悲叹九泉之下见不到日月星三光,现在您的逝去,就是送入冥间的一颗光芒四射的“文曲星”啊!作者“反进一层”进一步表达自己极度的悲痛之情。整首诗作者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愈有力,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作者档案【简介】恩格斯(1820~1895),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1841年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会见马克思,从此两人成为最亲密的战友,开始共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他们共同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共产党宣言》,并且一起参加了德国1848年革命。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担负起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任,整理和出版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第二、三卷。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作品】《共产党宣言》(同马克思共同起草)、《资本论》(同马克思合著)等【评价】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人物颂歌第二提琴手恩格斯不仅参加了《资本论》的第二、三卷的整理工作,而且是这两卷的最后完成者。如果没有恩格斯的整理、加工和创作,这两卷巨著的出版是难以想象的。恩格斯出版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更加体现了恩格斯的伟大。列宁对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崇高友谊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对在世时的马克思无限热爱,对死后的马克思无限敬仰。这位严峻的战士和严正的思想家,具有一颗深情挚爱的心。”恩格斯品德之高尚,不仅表现在之前对马克思的无私的援助上,还表现在他的谦逊上,在马克思逝世后,有人出于善意不止一次地提到恩格斯参加了制定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的工作,建议把马克思主义改称为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或者直接称为恩格斯主义。对此种建议恩格斯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被指定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1895年,恩格斯病逝前夕,他有意避开挚友长眠于此处的伦敦海格特公墓。他的谦卑善始善终,他要他的骨灰撒向英国伊斯勃恩海湾——那个昔日他与马克思一家愉快度假的地方。◎背景探寻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多钟,马克思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马克思的逝世,在欧美各国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亲友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将他和1881年12月逝世的妻子燕妮葬在一起。在这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最亲密的战友,代表无产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