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是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进一步理解、深化和延伸。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除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还有“意识”对“物质”所具有的能动作用以及它们的方法论要求。因此,本框是辩证唯物论基本原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本框的学习将会为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意识的基本特征,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能力目标: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以及主观能动性三者的关系;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堂课的内容,学生迫切想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作用的表现,这就为本节课打下了心理上的基础;但是,本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只有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思索,才能学好知识,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教学难点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书本知识及学生的实际决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师】那么意识是不是毫无用处呢?显然不是。正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那么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通过复习旧刻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自然过渡,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讲授新课【探究活动1】多媒体展示:动物的鸟巢和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对比图片【师】蜜蜂筑巢、蜘蛛织网,我们叫鸟巢,国家体育场的绰号也叫“鸟巢”,两者有何区别?【教师归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对该行动做出相关的计划。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讨论问题。图文并茂加上老师的讲解,让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意识所具有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能够较快接受相关术语。多媒体展示:水獭筑堤的本能【师】上述材料体现意识活动的哪个特征?(材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多媒体展示:中国鸟巢创世界“七最”,中国人的骄傲!【师】上述材料分别体现意识活动的哪个特征?【教师归纳】: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表现在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还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事实胜于雄辩。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具有真实性,是教学内容有利的论据,对学生也更有说服力。多媒体展示案例:癌症终将被人类攻克【教师归纳】: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的。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人类应当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自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分析讨论案例,思考老师的归纳总结。运用举例进行教学,更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