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说课人:平罗中学政治组刘敏《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说课人:平罗中学政治组刘敏课题选择: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二框题“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本单元的核心是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中起着决定作用。我国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要靠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也包括未来的劳动者——中学生。广大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心爱心专心的接班人,因此创业意识和正确就业择业观念的培养对他们的发展意义重大。(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理解: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以后毕业,应如何择业;作为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提高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2)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2、劳动者权利的维护教学难点: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2、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二、说教法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的师生互动教学方式,本节课的核心教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讨论法,集思广益,多角度解决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法,给学生以形象、真实的感受;结合归纳法,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概括、分析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三、说学法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学会认知和做事,学会合作和生存,因此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感性认识不全面,缺乏理性认识。在本课的学习中,力求使学生掌握调查研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分析归纳法和讨论探究法等,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四、说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教法学法复习旧课1、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2、企业兼并和破产的含义和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劳动者应如何择业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温故知新,达到强化记忆和承上启下的效果引入新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职业理想?大家关注过我国近年来的就业形势吗?我们应如何实现职业理想,做个合格的劳动者?关注学生实际,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兴趣一、劳动与就业1、劳动和就业的意义展示《劳动光荣》的图片,列举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加以说明(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分析归纳法用心爱心专心新课教学(先由学生分析,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课堂检测:就业有利于(D)①生产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劳动者实现社会价值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促使劳动力的再生产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我国的就业形势让每组学生代表来说说事先搜集到的我国就业形势的数据资料。材料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高中阶段毕业生总量达到480多万人。加上城镇还有200万左右的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材料二: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材料三:长江三角洲急需高级技工展示图片《爆满的人才市场》说明就业形势严峻,分析其原因形势: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就业问题突出、紧迫原因:(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2)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生产力水平较低4、解决就业问题分两组进行读者讨论,探究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观点一: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国家帮忙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国家帮忙观点二:解决就...